185东窗事发
无论药材和食材,黄帝对它们的味道的了解比对它们主人彤鱼氏的了解还要多,因为每天彤鱼氏都会用它们给黄帝做药膳,着人放在精致的器皿里送到他面前。久而久之,黄帝也习惯了这种照顾。 得到消息的彤鱼氏飘然出来迎驾。 “妾恭迎陛下。” “平身。” 彤鱼氏微垂螓首侍立,淡雅出尘的姿容配上洁白的长裙,除了耳垂上的和田玉耳坠,发间的玉簪,再无其它装饰。 黄帝仔细打量彤鱼氏,眉目如画的容貌与印象中一般无二,几十年过去没有丝毫变化。他心里有一点点不舒服,她被夫君那样冷落,居然没怎么样,过得仍然像公主一样安然,难道她对自己也像自己对她一样无感。他的男性尊严受到损伤,就算是政治婚姻,自己是天下第一的男子,她对自己也没有产生一丝爱慕之情么? “陛下今日来此处,是想考究夷鼓的功课吗?我去找他回来。”彤鱼氏轻声问,语调优雅。 她的风平浪静、不卑不亢令黄帝心内烦躁,果然是炎帝的女儿,跟父亲的姿态如此相似,让人无法窥见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不用,我就是想看看你,好久没跟你一起用膳了。” 彤鱼氏脸上浮现得体的笑容,没有因为黄帝突兀地前来赴宴而有半点慌乱,“如此就请陛下屋内稍坐,我尽快做来。” “来人,给陛下上茶。” 黄帝淡然一笑,“把东西拿到里面来,我想看着你做。” 彤鱼氏抬眼看他一眼,“谨遵圣命。” 黄帝在侍从们安排好的坐榻上坐下,看着彤鱼氏在面前摆好桌案,为他洗手做羹汤。 彤鱼氏何人?后世将她尊为烹饪业的始祖。传说远古时期,人们与野兽一样不懂用火,很多人因为吃生rou经常患病,黄帝手下的名医岐伯、俞夫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根治,黄帝为此忧心不已。一年夏天,彤鱼氏跟随黄帝上山打猎,在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中,彤鱼氏发现烧焦的野羊rou特别香,就叫大伙都来尝尝。彤鱼氏发现烧熟的rou不但好吃,而且不会令人消化不良,从此她就让大家把猎物烧熟再吃。为了烧烤猎物,她又发明了烧烤用具,带领女性族人磨制大小不一的石板放在火上;为避免烧烤时手指烧伤,她又将小木棍做成筷子,翻炒食物。由于她的突出贡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被任命为负责人们的饮食住行的官员,所有烹调手法都是她创造出来,然后在部落里普及推广。可以说,彤鱼氏一手创造了中华饮食文化,提高了人们的饮食卫生水平。民以食为天,从这一点看,她的功绩可谓造福人类。 食不厌精是彤鱼氏禀承的烹饪态度,所以就算黄帝在座眼睁睁看着她做菜,她也不会刻意加快速度,减少流程。黄帝就这么看着她洗净素手,择菜,清洗,烧水,炖煮……大约用了半个时辰,才做出四菜一汤。 黄帝招彤鱼氏对坐而食,细品菜色,浓淡适宜,色香味俱全,再看对面安静优雅吃东西的女人,好像这种生活也不错。 外面突然传来异响。 “属下有下情禀报陛下。”一个男声说。 “陛下正在与次妃娘娘用膳。”侍女道。 “可是事关重大。”男人的声音透露出焦急。 “等一会儿不行吗?”侍女犹豫,她在次妃娘娘身边多年,看着娘娘独守空房韶华易逝,好不容易今天黄帝陛下来了,岂能被打扰。 黄帝还在默不作声地咀嚼,暗地里却在观察彤鱼氏的反应。 与他料想的不一样,彤鱼氏抬起头,轻声慢语道:“陛下,妾听外面好像有要事禀报,要不要让他进来?” 这样识大体的女人,黄帝都高看一眼。 “嗯。让他进来。” 来人是个传令官,一进门先向黄帝和次妃行礼:“微臣参见陛下。参见次妃娘娘。” 黄帝用侍女奉上的毛巾轻拭嘴角,漫不经心地问:“何事禀报?” 传令官说话有些吞吞吐吐:“是…弓部主管张永泰…有消息了。” “他在何处?”一句话吸引了黄帝的注意。 “应该……应该已经被妖兽吃掉了。” “什么?”黄帝手中的碗筷放下了,张永泰在他所有子孙中不算出色的,还是被排除出王位继承序列的张挥之子,可是再如何不堪也是他的玄孙,听到他的下场如此悲惨,不可能不动容。 “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彤鱼氏插言,温婉的神情也变得严肃了,张永泰乃帝之血脉,是她的晚辈,即使不是出自于她,关系到帝王家的体面,身为王室一员她亦很震惊愤怒。 “参加春猎的少年勇士看到他的尸体出现在山林,而且在兽潮中被妖兽分食,现已尸骨无存。”传令官战战兢兢说完,自己都快被吓瘫了,葬身妖兽之口的是帝之玄孙,皇亲国戚,金枝玉叶,弓部主事,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此重量级的人物,死后竟然连尸体都没剩下,他也吓到了好不好。 黄帝胃口全失,立起身,“方雷氏知道了吗?青阳、张挥怎么说?” “回陛下,他们还不知道。” “去通知他们。一会儿到方雷氏处觐见。” 传令官得令出去,继续他胆战心惊的报信旅程,他心知肚明,次妃方雷氏和三公子青阳都是性格刚烈,脾气暴躁的人,现场肯定比黄帝这边还恐怖。 “今日怕是要辜负你这桌饭菜了。”黄帝不无遗憾地对彤鱼氏说。 “陛下,好好安慰方雷jiejie。”彤鱼氏真心实意同情方雷氏,换成她的亲玄孙出了这种事,她也会一时接受不了,何况方雷氏心高气傲,什么事都喜欢争胜拔尖。 黄帝点点头,对彤鱼氏感同身受的表现十分欣慰。 黄帝离开。 彤鱼氏端坐绣墩,瞧着一桌精致的饭菜,慢慢皱起漂亮的纤眉。 四公子夷鼓走进来,“娘亲,父亲为什么走了?” 彤鱼氏淡淡地看儿子一眼,答非所问,“要出大事了。” 夷鼓:“为何?发生什么事了?” 彤鱼氏心里默默摇头,夷鼓长得像她,性格则偏向其外祖炎帝,才华横溢,待人接物的应变能力却很差。 “大约是春猎中出了一些事,你不要多问,最近好好在屋里呆着,不要出去乱走,外面的流言蜚语也不要听。” “娘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严重吗?”夷鼓听出了不对劲,母亲郑重的语气和表情让他感觉到危险的气息。 “不要问,不要听,娘只盼着我们母子,还有你外祖父平安度过这个危机。” 夷鼓不敢再问了,母亲的判断力很强,预言也很准。 “我会好好留在屋里读书,子孙们也叫他们最近小心谨慎从事。”他的容貌还是少年人模样,其实也有两百岁了,早已娶妻生子,儿孙满堂。 “最好如此。用膳了吗?” “没有。”夷鼓听说父亲黄帝来了,兴奋地往回跑,没顾上用膳。 “坐下一起用吧。” 侍女重新拿了一副碗筷,像以往千百个傍晚一样,母子二人安静地吃着晚餐,饭菜还是原来的样子,吃起来却淡然无味,到得后来彤鱼氏轻轻叹了口气,外人都道帝王家好,谁知如履浮冰,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是炎帝三个女儿中唯一健在的,人人都说她有福气,父亲是药神,丈夫是天下之主,本身也是美貌与才华并具,可现实是她嫁给黄帝就被关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与广阔的天地隔绝,无望地等待夫君怜悯,还不能反抗逃离,因为她父亲和氏族人民的性命及未来还需要她来照顾和保护。 “娘亲……”夷鼓很担心,他的母亲虽然表面上看似柔弱,实际内心强大,否则也不能在形势复杂的帝宫占有一席之地,他深知母亲的难处,父亲黄帝一直对外祖父一族不放心,连带着也不放心他们母子,相比其他三妃及帝子,他们的处境十分微妙。 “没事,只要你安好,娘就安好。”彤鱼氏又给夷鼓夹了一些菜,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她怕是早就撑不下去了。 方雷氏的住所,气氛已经相当紧张。 方雷氏抚心悲泣,黄帝陛下亲自安慰开导。 三公子青阳暴怒。 张挥无声垂泪。 宫中侍卫将两个目击者带到此处,青阳仔细一看,都是三组的人,那么三组组长微风知道详情吗? “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永泰?”青阳率先问。 少年回忆道:“山林外围,快到内围的地方,兽潮突然来了,混乱之中,就见张大人飞了出来。” “飞了出来!”张挥抓到重点,“永泰当时还活着吗?”少年勇士出发去春猎的前夜弓部失火,张永泰失踪,难道他没死,也去了山林。 另一少年道:“不,张大人当时已经死了。” “怎么确定死了?”张挥接着问。 “身体已经僵硬了,”少年回想着当时所见,“皮肤也黯淡无光,跟我爷爷死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