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孤军遇险
第一百六十七章孤军遇险 松田大佐一看大势已去,不可再战。 便顾不得四下里的残兵惊马,只身逃走了。 松田大佐回去如何向冈村司令官交待。 暂且按下不表。 却说日军攻占河南大部后,对当地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 日军军政部召集各地乡绅名流成立治安委员会, 成立伪政~府,恢复警察局。 先后在各县成立维持会等。 还成立各种特务组织,搜集有关抗日活动的情报。 但是日本人一边作战一边维护社会治安。 人员不够。便需要有人替他们在占领区维持秩序。 这个时候,河南省已经有了一支臭名远播的汉jian队伍。 张岚峰。字腾霄,今河南商丘人。 1922年考入冯玉祥部学兵团,毕业后参加西北军。 曾于1926年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后参加日本特务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 被华北日军秘密委任为豫皖招抚使,任军长。 华北沦陷后, 张岚峰以到陇海路沿线招募人员组织"抗日游击队"为由, 潜回柘城着手谋划自己独霸一方的"宏图大业"。 张岚峰念过军校,活动能力非常人能比, 他用上欺瞒手段,加上一番刻意谋划, 很快便收容了千余人的武装。 取得了一部分人的信任, 日军由陇海铁路西进,时局动荡不安。 当地的十几股大小土匪也趁机各处窜扰, 打家劫舍,柘城人民顿时陷入苦难的深渊, 不少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张岚峰身上, 指望这位能力卓然的"张司令"能出面打击日军和土匪。 然而,善良的民众不知道的是, 张岚峰刚拉起队伍不久, 便收到驻柘城的日军第十师团指挥官矶谷廉介的邀请信, 让他进城协商合作共建中日共存共荣之道。 张虽然愿意和日军合作,但又不想担"民族罪人和汉jian的骂名"。 于是他召集柘城有影响的大绅商和拥有武装的大地主开会, 在这些人共同同意并签名后,便由张岚峰写了一封日文信, 带着20头肥牛与日军交涉。 接受了日本给予的"豫东招抚使"的头衔。 组成了伪豫西剿共军,专和共产党作对。 为了激励张岚峰更好地卖命, 日本人不但拨给他3万元军费。还拨给其大批武器弹药和卡车。 张岚峰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张。 人马逐渐发展到一万五六千人的规模。 他用酷刑折磨、惨杀有抗日嫌疑的爱国进步人士, 抓到我地下党同志后,一律严刑拷打, 不投降招供的,多用大刀或刺刀将人活活戳死。 十分凶暴残忍。时称"张阎王"。 ————————华丽的分割线———————— 此时,汤恩伯率部已经退守到洛阳去了。 歼灭松田的骑兵后,吴大雄也率第五旅八千余人向后方转移。 但他没有去洛阳。按着自己的意思, 吴大雄是不想把这支武装队伍再交还给国民党了。 他听取秋容和聂冲的意见,准备和河南省地下党委联系上。 将部队变相移交出去。 吴大雄在与日军作战中曾俘获了近千匹战马, 他决定组建自己的骑兵团。 作为机动部队来使用,不失为上策。 可是,谁来任骑兵团团长呢? 这可是个技术活。 这几天,吴大雄一直为这个事头疼。 倒是程遇顺团长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我们自己人不懂骑兵战术训练,可以重金外招啊! 但身边的几位好兄弟都重任在身。 让谁去办这个事呢?吴大雄犹豫不决.。 就在这个时候,又从外界传来消息。 说有一支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共1700余人, 沿太行山南麓挺进豫西。不知现在到达何处?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聂冲和秋容都是秘密党员身份。 即将与自己的同志会面。所以二人都是非常高兴。 吴大雄看过这段历史, 知道时任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的司令员。应是皮定均。 这是一位身经百战敢打敢拼,非常厉害的我军将领。 一九五五年,在军队授衔仪式上皮定均同志曾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是后话。 "有了!"吴大雄心道。 "听说皮司令此人很是擅长骑兵作战。 我把这些战马直接送给皮司令不就完了么!" 于是吴大雄命第五旅副旅长聂冲, 带着李黑牛的警卫营五十多名士兵, 亲自出外联络河南省委地下党组织。 河南省委地下党组织自然知晓皮司令的行军路线。 这样,两军才好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会师见面。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吴大雄想得那样顺利。 "老吴!老吴!" 秋容急匆匆跑来找吴大雄。 秋容见面说道:"老吴。事情有点儿不太妙。 聂冲、李黑牛等人在广武那个地方被围了。" "什么时候的事?"吴大雄问。 "就是刚才发生的事,无人机预警系统发出紧急求救信号。 "是,是张岚峰这个汉jian头子。包围了咱们的人。" 吴大雄道: "容容,别着急,你仔细讲。不是日本人吗? 张岚峰是谁?到底怎么回事?" "那家伙就是一个伪军司令,是日本人的汉jian、走狗。" 秋容焦急的说道。 "快,快,马上派人去营救。" 吴大雄说:"好!我立即驾驶时空穿梭舱前去营救聂冲同志。" 吴大雄这边紧急招呼人手。 那边聂冲、李黑牛等一行五十多人已经与日伪军交上了火。 张岚峰的人马足有三四百人。 聂冲同志带着众人,边打边撤。退入一大宅院内。 但是孤军奋战,敌众我寡。形势十分危急。 聂冲这五十多人被围在一个三进的大宅院里, 凭借着高墙地势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好在张岚峰那头也没有炮,一时也奈何不得。 但敌人的火力很猛,有七八挺机关枪。打得墙头瓦片纷纷碎裂。 张岚峰又是个久经战阵的, 变着法的进攻套路让聂冲等人倍感压力。 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他心情十分焦急。 虽然已经用无人机向家里发出了求救信号, 但还是希望吴大雄他们马上到来。 真快顶不住了。 西院墙那边又传来几声惨叫。 "不好,是不是敌人上来了?"聂冲喊道: "黑牛,你这里顶住。我去那边看看。" "不中,不中,聂旅长,老大说了。 我的任务是二十四小时保护你。 你不能冒险去,要去也是我去。" "你混哪!黑牛,快让开。聂旅长!你……" 聂冲担心的没错。 的确是已经有一个伪军攀上了墙头。 聂冲眼急手快,一梭子打了出去。那个伪军一头栽向墙外。 院内的战斗状况早有人报告了张岚峰。 "哈哈哈,一看就是条大鱼。"张岚峰放下望远镜。 冲一个穿着皇协军军装的秃顶大汉喊道: "顾连长,告诉你的人,抓活的。 谁把那个骑白马的抓来,大洋、烟土、女人随便挑。" "嘿嘿嘿……手下人一片不怀好意的jian笑声。 "看清楚了,是个旅长。妈了个巴子! 我要献给皇军邀功请赏。哈哈哈哈, 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机会给我张某人。" ————————华丽的分割线——————— 临汝中心县委地下党负责人何启光。 站在一片废墟上,欲哭无泪。 "有人吗?还有人活着吗?" 他向周围呼喊着。 日军在占领区内的暴行真是令人发指。 他眼见着,100余名抓来的群众和国民党军人, 被房顶架着的日本鬼子机枪扫射。 只有一人幸免于难。 这是一位老汉。命大的很。腿上仅有两处子弹擦伤。 黑漆漆的脸上看不出人色。 身上的血污可能是别人的。 老汉跟何启光哭诉着: "昌沟村一家七口人被日军活活烧死。 高桥村民阮二娃被日军剖开腹部、挑出肠子示众。 小鬼子!不是人。是畜牲!呜呜……" 皮定均率领八路军队伍到村里的时候,鬼子刚走不久。 "同志!同志!"何启光从一处角落里走了出来。 他眼框湿了。他看见久违的八路军队伍了。 还有一个脏兮兮的老汉挣扎着爬起来,跟在何启光身后。 走到皮定均司令的面前,双膝卟通跪地。他哭诉道: "长官!太惨啦呀!,太惨啦呀!呜呜……呜呜,"。 皮定均看着遭洗劫的村落烈火燃烧,浓烟滚滚。 到处是尸体。到处是血迹斑斑。 恨不能钢牙咬碎。 能抢走的东西都抢走。 拿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 杀光!烧光!抢光!这就是小鬼子的"三光政策"。 血海深仇!同志们啊!我们一定要报! 就听老汉哭着说道: "日本人昨天血洗了马家寨,杀害300多人, 5户人家惨遭灭门,70多家夫妻、兄弟、父子双双被杀, 100余人被抓走,除了俺和几个年轻后生逃出去,其他人全完了。" 老汉又讲道: "我逃进了这个村子,没想到小鬼子也追到这个村子。 大概今天早上五点左右。日军一队鬼子兵进入村中开始抢掠, 手无寸铁的村民闻讯奔逃, 鬼子在村东头架起机枪扫射取乐, 夺取无数条无辜的性命。 在村后的土楼里, 几十人来不及逃走的老百姓躲在里面, 鬼子发现后,用**将门炸开, 随后在门口架起机枪朝人群射击, 所有人无一幸免。敌人在楼的周围架上柴禾,放起火来。 死难者的尸体被烧得无法辨认了。" 讲述人边哭泣边咒骂道:"小鬼子!不是人。是畜牲!长官! 您要为俺们马家寨,俺们老百姓报仇雪恨呀!"说完。 那老汉已然站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 "卫生员,快给老乡包扎伤口。" "是!" 何启光握住皮定均的手激动地说道: "皮司令,可把你们盼来了。 我是临汝中心县委地下党负责人何启光。 在此接应同志们,小鬼子前脚刚走……唉!" 眼前触目所及的惨不忍睹的尸山血海。 颓墙断壁,一片片破败景象点燃了八路军战士们的胸中怒火。 皮定均司令员大声喊道: "同志们,小鬼子就在前面。 加速前进。为死难的乡亲们报仇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