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没几斧子就废了
看到赵连成很是不高兴的样子,林弘毅觉得很奇怪。 正要询问是什么事惹得他不高兴,林弘毅又见他已经大笑起来:“我就是提前进驻!否则,你把这活儿给别人了怎么办?” 林弘毅暗赞赵连成勤奋以外,也称赞他精明:“您这样做,我们更不好意思转给别人做了。” 吴航笑着接过话来:“赵老板,您的预算还没出来,可别跟我们用‘苦rou计’。” 赵连成连连摆手:“我怎么能做那样的人!回头儿,图纸和预算都交给你们,都满意了才算数!要是觉得不行,我这清理工作,就算是白赠送了!” 几人说笑着,在小楼内部巡转。 随着走动,林弘毅和吴航再提出一些建议:这里可以做办公区,那里应该做展示区……。 赵连成一边听着,一边在手中的小本子上做着记录。 说话间,几人再来到楼下。 看着空阔的院子,林弘毅心情更加舒畅:“赵老板,就在临街的地方盖房!一溜儿都是一样大小的。” 赵连成问:“不要分出大小来,方便客户租用吗?” 林弘毅心中暗想:分出大小来当然好,但很有可能与我们的主店产生竞争。 想着,他摇摇头:“没必要,都一样的,也好管理。” 赵连成再做好记录后,与林弘毅二人确认。 做过沟通后,林弘毅问吴航:“吴总,您心情好点儿了吗?” 吴航愣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他再点头说:“弘毅,你这方法不错。有事儿别跟自己较劲!” “嗯。”林弘毅也说,“关键还是较劲也没用的事儿。” 赵连成听得糊涂,林弘毅微笑着作答:“大家都开心生活,开心做事。烦心事儿也肯定有,但只管往开了想。” 赵连成想了想,表示认可:“可不是吗?!” 再聊了一会儿,赵连成要去接着忙碌,林弘毅二人也就与他道别。 吴航走去路边拦车,被林弘毅阻止。 指了指前面得地铁站,林弘毅拉着吴航就走:“坐地铁――一号线倒二号线直接就到了,省钱还方便!” 京城的地铁,始建于1953年。一号线从西山的苹果园站,一直到东面的八王坟站。 二号线是绕行的环线,大致范围就是老城墙的环绕位置。 两人走下长长的步行梯,再到售票窗口排队。 林弘毅拿出一元钱,买了两张地铁票后,和吴航一起走去检票口。 今天是周末,出行的人本来就很多。此时又已进入交通晚高峰期间,地铁站里的乘客,也就更多。 “乘客太多了!”吴航一边走着,一边发着牢sao。 林弘毅暗笑:这还算多吗?小航哥,你等着看吧。因为乘坐地铁既便捷又舒适,未来的乘客,会越来越多的。有的地铁站在高峰时期,乘客排队,居然可以排出上千米之外! 当然,随着其它线路的修通,也还是能够承受增长的乘客数量的。 不好解释,林弘毅只好安慰着吴航,走下地铁站台。 地铁列车驶来,二人跟着前面的乘客挤进车厢里。 二人好歹站住了脚,吴航的心情也稍微平缓。 列车顶部的换气窗口,“呼呼”地送进风来,吴航惬意地说:“好多了,不那么燥热了。” “嗯,是很好。”林弘毅说着,再看向吴航。 列车在隧道里穿行,灯光忽明忽暗。 林弘毅看着吴航,觉得似乎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心中一紧,他连忙收住心神:吴航,一定会活着看到、体会到――未来的地铁,乘坐将更加舒适,是真正的冬暖夏凉。 列车进了站,灯光稳定的亮着。 吴航见林弘毅看着自己发呆,不禁喝问:“傻看什么呢!” 林弘毅回过神来,看看吴航鬓角流下来的汗滴,就抬手指了指。 吴航用手抹了一下,低声说:“不如打车。” “省着点儿吧!”林弘毅说完,想了一下笑着继续说,“小面的里面,不也一样吗?” 吴航想起中午打车去京城大学的经历,也笑了起来:“可不是吗?跟他玛坐在小火炉儿上一样!” 再又记起大哥大的事,吴航仍是气恼:“那部机子,到底送谁了?” 林弘毅看看车门上方的路线图:“快到换乘车站了!” 说话间,复兴门站到了。 吴航见林弘毅打岔不回应,就继续追问:“问你话呢!到底送谁了?!” 林弘毅一边自顾走下车厢,一边说:“你不是说,我送给丈母娘了吗?” 吴航虽然猜疑,但也终究不信。他大笑着说:“你太着急吧?!小伙儿!” 二人说笑着,换乘了二号线。乘坐几站之后,二人就在积水潭站下了车。 走出地铁站,上到地面,吴航觉得很满意:天气不再炙热,微风徐来。 四处看了一下,他对林弘毅笑着说:“走,咱俩找个小饭馆儿喝点儿去!” 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居高临下的矗立着一片古典建筑。 “山釜餐厅”的字样,让远近的行人,稍一抬头就可望见。 林弘毅看看掩映在绿树之间的建筑群,对吴航说:“去这家怎么样?” 吴航看了一眼,大笑着说:“得了,还是别去了。就咱两个人,去吃这个不值当的。餐饮业赫赫有名的‘三刀一斧’,呵呵,咱的钱,还是先攒着点儿吧!” 三刀一斧,并非只是揶揄,而是带有诙谐,甚至羡慕的称呼。 三刀的说法,并不一定。大致是指:地安门附近的明珠海鲜大酒楼、景山附近的大三元酒家、骡马市大街的肥牛火锅店。 而这一斧,就毫无争议了。指的就是眼前这座小山上的山釜餐厅。 找几个朋友,任选这几家餐厅的其中一家去聚会,就能吃个少说几百,多了就是千八百块钱,甚至数千元。 这样的餐费,别说是八九十年代,就是几十年后,也算是很贵的了。 需要格外提示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人们的按月平均工资收入,不过是二三百元左右。 能去到,甚至经常去这几家餐厅聚会用餐的,毫无疑问的,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名流贤达和大款。 这些高收入者,也就一直支撑着这些高端餐饮店铺的经营。 山釜餐厅虽然近在眼前,但二人并不想去。 吴航再开玩笑着说:“咱这身子骨儿,没几‘斧子’就他玛废了!” 见吴航开心,林弘毅也是心情愉快:“好!那就去‘西安饭庄’!好长时间没去了。” “走着!”吴航手指前方,“向‘老西安’进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