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各国使者来齐
第二天,井方一大早找秦文喝茶。 “秦院长,我来找你请教来了。” 说是请教,其实更多是混脸熟。 无论是请教或者学问,井方都站在一旁旁听。 听课甚是无趣,毕竟自己也是饱读诗书,科举而来。 现在让自己听课,简直是煎熬。 为了跟秦文打好关系,也就竖着耳朵听了。 本来觉得非常无聊,可是井方惊呆了。 这里的孩子,竟然最难的乘法,个个都会算。 最让人头大的鸡兔同笼,随便拉出来一个孩子,都可以计算出来。 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惊的。 “一堂课,竟然将法律,治国之道,处世之道,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井方震惊了。 由原来的不耐烦,到后来沉醉其中。 偶尔还有一些孩子站起来发言,论思想和深度,已经让井方都羞愧不如。 “乖乖啊,这不是书院,这里面都是怪物啊。” 知道这个消息,井方连忙写信一封,命人加急送往京城。 更是下定决心,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书院,绝对不能让其他人占有。 顿时也明白,梁国为何派人要杀秦文。 “聪明的让人害怕,他们这波cao作真是蠢啊。” 井方正准备好好拉拢秦文呢? 就听到书院外面,有人开始大喊:“汉国使者王夷,带着我国陛下的敬意,带着我汉国陛下的礼物,前来拜见秦院长。” 本来安静的村子,一下子爆了。 自己的居住的巷子一辈子也没有来过县令这么大的官,这是怎么了,两天竟然来了两个。 还都是使者,难道这里有人才,秦文就是? “汉国使者王夷,陛下非常敬佩秦院长的学识,陛下命我带来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我国珍惜书籍五百本,前来拜见秦院长。” 嘶 整个巷子的人,仿佛刚才听到就跟假的一样。 即便他们一辈子打工,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天啊,这个世界疯狂了吗?”所有的邻居都吃不下饭。 纷纷幻想自己有这么多钱,该多么好。 这一次秦文依旧到门口迎接,王夷非常热情,拉着秦文的手就走了进去。 看到井方也是当做没有看到一般。 “哎呀,秦院长,你院子里怎么有这么大的苍蝇啊,嗡嗡的,烦人。” 走进院子,看了看院子里的十个箱子,嗤之以鼻。 “有些国家就是小气啊,这点东西,还派人保护。这是看住钱财,还是监视秦院长啊。” 面对王夷的嘲讽,井方挽起来袖子,准备好好理论一番。 王夷根本拿他当空气,反正你也不会打我。 如果真动手了,那就是国家之间的问题了。 “秦院长啊,我们陛下对于你的学识,非常敬佩,这一次让我带了书籍。 陛下特别想要和秦院长讨论学识,也知道秦院长专心在于教书,我们陛下还让我带了圣旨。 也没有什么职位,也就是太傅职位,可以随时入宫教导陛下,百官见了您都要行礼。” 王夷一边说,一边讥讽井方。 这下子井方有些着急了,秦文也没有着急站队。 而是接下圣旨,带着王夷来到客堂。 上了一壶好茶,有意无意的聊一些风土人情。 井方心里有事,茶水,根本喝不下去。 等待差不多,王夷也要离开休息,井方赶紧写信一封。 名人加急送回京城,王夷也要混脸熟。 加入听课的环节当中,这一听都痴了。 当天晚上,也是书信一封,命人送回京城。 “行,两位好意,我都知道,咱们今天只喝酒,不谈论公事。”秦文看到时间差不多。 专门让荆无命请了两个人开始喝酒,这是好事。 两个人明明不对付,也要相互攀比。 一顿饭吃的好不热闹,时间也差不多了,两个人也喝的差不多。 命人送了回去。 这下子可苦了县令,内心悔恨不已。 “我要是早早的认识秦文就好了,唉。”县令在屋子里,不停的叹息。 县令夫人看到自己的丈夫,这么着急。 自然也是听到一些风声,谈论秦文的身世和神奇。 “秦文不就是一个普通的书院书生,是不是他们搞错了?” “哪里错了,听说前几日,有人来秦文书院刺杀他,结果被神侯府神捕打断了。 理由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你都知道,秦文也是一鸣惊人啊,早知道早点交好都行了,现在巷子都进不去。”县令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 “我们这些娘子们,都说秦文是麒麟之才,你说他这么小,会是吗?” “不是,也是了。”县令知道,从今天开始,秦文的名气将会是天下皆知。 而自己这个镇子,以后慕名而来的人会非常多。 治安,百姓是否淳朴,都知道了。 这简直是自己的一次大考,还不能作假。 “唉,他们都是榆木脑袋,送金银珠宝有什么用?文人都是有气节,何况在这个节骨眼。 你说一个死了夫人的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县令夫人一说,县令眼睛一亮啊。 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 秦文是刚逝去了夫人,肯定不会为他的夫人守寡吧。 肯定是床前少了一个伺候的人,那么自己要是送了这么一个人,岂不是水到渠成? 秒啊。 可是想到如此,县令更苦恼了。 自己膝下有一个女人,已经嫁为人妇,自己上哪里介绍这么一个人呢? “这个方法好,但是我们身边没有合适的妙龄女子啊。” 县令夫人听到如此,也是皱了皱眉毛。 自己平常对他看的比较严,对于这方面,竟然还不知道。 “你不知道,不代表我不知道啊,听说咱们镇子上有一个卖豆腐的,有几分姿色,用点手段,把她打入牢里,然后.......”县令夫妻两个人开始策划一个阴谋。 针对秦文的一个阴谋。 昨天喝酒,秦文还是保留了酒量。 第二天一大早,头还是觉得有些疼。 洗刷完毕,秦文还要讲课。 这一次课堂之上多了两个大人,坐在最后面。 听秦文讲课,听到重点,还写了下来,记下笔记,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