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玄郎!玄郎!
又过了些时日,凌灰竟可下地了。 她全身的绷带被拆掉,换上了一身灰色长裙。 一个唤作小娟的婢女,正搀扶着凌灰,在军营的墙角边来回走动。 凌灰走得颇费力。骨头断了再重新接上,便仿佛不是自己的了。 她一个趔趄,就要倒地。 却被一双大手牢牢扶住了。 凌灰扭头一看,正是玄郎。 凌灰好生沮丧,对玄郎抱怨道:“完了。我如今是个残疾人了。想当年,我跑得可快了呢。” 玄郎笑了笑,温言道:“放心。你一定能跑得像只灰兔子。” 凌灰心中一暖,眉眼弯了弯。 玄郎扶着凌灰,又顺着墙根,缓缓走动起来。他边走边问:“凌姑娘不愿告诉我你的来历,年纪总可以说了吧?” 凌灰抬头望了望玄郎,坦然道:“老身,今年六十有余。” 玄郎一滞,也学着凌灰翻了个白眼:“那老夫,今年便七十有余。” 凌灰有点不高兴:“跟你说实话,你又不相信。” 玄郎望着凌灰,突然有点扭捏:“还有……姑娘,姑娘可有婚配?” 凌灰一愣,更不高兴了:“婚配?老子才不要嫁人!” 虽然又被怼了,玄郎却莫名高兴起来:“如此正好。” “正好?”凌灰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正好?” 玄郎虽长相霸气,却脸红起来:“没,没什么。我寻摸着,若是姑娘已经婚配,我倒是要赶紧将姑娘送回家去。如今倒是不用急了。” “不急,不急。”凌灰安慰道:“等我跑得像个灰兔子,我便自己回家去。” 玄郎高兴起来:“甚好!到时契丹可能也退兵了。我便陪姑娘回去。” 凌灰脸一沉:“谁要你送?” 玄郎不为所动:“要送。” . . 事实证明,凌灰确实骨骼惊奇。 她很快便跑得像只灰兔子。 但她还是没有回家。 因为玄郎没有时间送她。 玄郎变得很忙。 瓦桥关的军民,都变得很忙。 不但很忙,还很紧张。 城中人来人往,个个神色慌张。 城门,被紧紧锁了起来,不让任何人出入。 大批弓箭手,从各处调来,驻扎在城门附近。 玄郎手下的军官,全副武装,守在城门,几天几夜没有合眼。 而玄郎,凌灰也有好几天没有见到过了。 没有玄郎来跟她聊天,凌灰觉得有些郁闷。 “真奇怪。”凌灰自言自语:“在醉月崖几十年都不觉得闷。如今怎么会这么闷呢?” 于是,凌灰站起身来,打算去看看玄郎。 凌灰还是穿着一身浅灰色长裙,走在城中。 商贩们如临大敌,将自己的生意收拾起来,匆匆赶回家。 老百姓纷纷关窗关门。大街上,很快空空荡荡。 只有来往的军士,拿着武器,跑来跑去。 凌灰觉得很奇怪。 她有点遗憾地张望了一下平日里爱去的臭豆腐铺,果然也关门了。 她抓住一个眼熟的军士,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慌个啥?” 军士果然很慌乱,连舌头都捋不直了:“契,契丹人来了……” 凌灰翻了个白眼:“切。契丹人也是人。怕什么?” 军士瞪了凌灰一眼:“人?这些马背上的军队,在战场上,就是魔鬼!死在他们手中的兄弟,成千上万。如果让他们进了城,便是烧杀抢掠,城里的百姓就遭殃了。” 凌灰皱皱眉头,沉吟道:“他们果真如此?” 军士懒得理会凌灰,一溜烟跑了。 凌灰见无人理她,便独自往城门走去。 城门如今,全是全副武装的军士,严阵以待。 凌灰提溜着她的灰色长裙,在军士中间七拐八拐,费力地溜上了城楼。 凌灰终于看到了玄郎。 他站在城门主楼上,望着城下。 玄郎一身战甲,手持一根青铜盘龙棍,显得威风凛凛。 他被一群军官围在中央,凌灰实在走不过去了。 于是凌灰扯着嗓子大喊起来:“玄郎!玄郎!” 玄郎扭过头,看到了凌灰。 他眉头一皱,扒拉开人群,径直向凌灰走来。 凌灰觉得好些天没看到玄郎了,便冲着他笑了笑。 谁知,玄郎脸色一沉,数落道:“胡闹!” 凌灰一愣,觉得被人数落的场景,竟是好多年都没有体验了。 她刚想发火,突然发现玄郎伸出手来,将自己一拉。 凌灰浑浑噩噩地,就被玄郎拉到城楼主楼上,与他并肩而立。 这时,凌灰才有机会,望向城楼之外。 . . 瓦桥关主楼不高,仅百余米。 但此关以北,便是大漠草原,人烟稀少,颇有一出桥关无故人之感。 站在瓦桥关上,衰草如烟,远山如岱,甚是苍凉。 凌灰刚想感慨,忽然听到玄郎低声道:“燕云十六州[75],曾经是我们的耻辱。现在好不容易回到我们手中,断不能再拱手让人。” 凌灰虽然不明白玄郎在说什么,但听他的语气悲怆,也很是触动。 但更加令凌灰触动的是,从大漠远处,出现大批的黑点。 黑点越来越近,卷起飞扬的尘土,颇为壮观。 “契丹人?”凌灰问道。 玄郎眯着眼睛,没有答话。 黑点逐渐涌向瓦桥关,很快,瓦桥关下,就黑压压一片。 凌灰这才看清,这些黑点,并非契丹人的骑兵,而是,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扶老携幼,很是狼狈。 玄郎身旁一个络腮胡军官,唤作石守信的,低声对玄郎道:“是难民。益津关[76]已经失守。这些难民,可能是从益津关逃过来的。” 凌灰好生着急,大声道:“既是难民,就赶紧开城门,放他们进来呀。” 玄郎却沉默不语。 凌灰大怒:“玄郎!原来你是这么个冷漠无情的人!” 玄郎还是没有理会凌灰,只是凝神注视着城下越来越多的难民。 倒是石守信向凌灰解释道:“此时断不能打开城门。这是契丹人惯用的伎俩。用难民为饵,诱我们开门。只要打开城门,后面的大批轻装骑兵,便会杀到。” “哦。”凌灰恍然大悟。 “但如果不开城门,那些难民会怎样?”凌灰又问。 “会被契丹人杀死。”玄郎终于开口了。他的语气冰冷而凌厉。只听他大喝一声:“开城门!” 说完,他竟手持盘龙棍,转身大步就要走下主楼。 石守信大急,跟在玄郎身后苦劝:“大人,万万不可啊!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大局为重啊!如果瓦桥关也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玄郎突然站定,转头盯着石守信,似乎有些犹豫。 但他咬咬牙,沉声道:“如果一城人都不能保全,我还怎么保全,天下人?” 说完,玄郎将腰间帅印取出,递给石守信,低声道:“你来守城。” 随即,玄郎走下城楼,翻身上马。 玄郎所骑的,是一匹黄膘马,高大健硕,很是勇猛。 玄郎一上马,黄骠马就发出高声嘶鸣,躁动不安。 玄郎左手勒住缰绳,右手持着盘龙棍,朗声点了几人,就要出城。 这一系列cao作,行云流水,把凌灰看得有点懵。 她暗咐道:军人打仗,竟比我武林中人行事,还要麻溜。 看到玄郎就要出城,凌灰却突然有点担忧。 于是她又扯着嗓子,大声喊起来:“玄郎!玄郎!” 行事麻溜的军人玄郎,竟抬起头,将城楼之上的凌灰望了望。百忙之中,还冲着凌灰笑了笑。 清晨的阳光,落在玄郎的脸上,金灿灿的。 凌灰莫名地开心起来。 但开心是短暂的。只听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发出可怕的吱啦声。 聚集在城外的难民,一拥而入。 玄郎的战马嘶鸣,一队人马快速奔出城门。 玄郎策马在离城门百米处站定,两米长的盘龙棍横在身后。他冷眼望着远方大漠,真如天神一般。 城头弓箭手如临大敌,纷纷拉弓引箭,蓄势待发。 果然,随着四面八方的难民涌入,不远处,出现了更大的尘土飞扬。飞扬的尘土之中,可以看到,黑色的人影,快速移动。 这些黑影,速度之快,远超聚拢的难民。 随着黑影逼近,凌灰终于看清,是大批的骑兵,杀气腾腾,对城门逐渐形成包围之势。 只听石守信大喊:“契丹骑兵到了!” 守城官兵,纷纷抽出刀剑,面色冷峻。 凌灰心中一沉,着急地望向玄郎。 却见玄郎,仍策马而立,纹丝不动。 凌灰心中大急,扯着嗓子大喊:“玄郎!玄郎!” 但凌灰的声音,很快淹没在一浪又一浪的号角声中。 玄郎听到号角声,将手一挥,便快速向城门撤回。 石守信看到玄郎手势,便大声下令:“关城门!” 凌灰一把拉住石守信,惊疑道:“你家大人还没有回来,你,你怎么关城门?” 石守信瞪了凌灰一眼,只低声道:“大人,他会回来的。” 凌灰无法,只能伏在城楼上,干着急。 . . [75]燕云十六州:唐代末年割让给契丹。 [76]益津关:与瓦桥关、淤口关合称三关,以防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