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电视人的日常
王春红:“任老师,能问你个问题吗?” 任铭:“您是老师,叫我小任就行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王春红:“杨主任有和你说,什么时候让你主持节目了吗?” 任铭:“暂时没有。” 王春红:“那我就放心了,好了,不打扰你了,再见。” 任铭:“再见。” 对方再无回音。 这没头没尾的对话,让任铭有点懵,又看了几眼手机上的对话,他渐渐琢磨过味来。 失笑一声。 至于吗? 自己有那么恐怖吗? 能让手语老师忌惮到这种程度,他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了。 收起手机,他不再耽搁,赶紧去洗漱睡觉了,明天早起还要出差。 第二天。 早上八点。 任铭特意早来了一个小时。 这次他没去新闻播音部报道,而是直接就来了综艺频道的办公楼下。 在这,已经有车在等他了,是央视的采访车。 司机见任铭朝这边走来,下车,迎上去,笑道:“任老师,您今天来这么早啊。” 任铭道:“你不是来的比我更早吗?” 这人是此次出差团队的外拍导演助理,叫魏来,很好的名字,也是很省事的一个名字。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两人说话间,又一人从综艺频道办公楼里出来。 江文建,团队的导演。 八点半,拍摄团队到齐。 此次央视可谓是兴师动众。 仅任铭他们这组,就有七人之多,其中外拍导演一名,导演助理一名,摄像师一名,摄影师一名,摄像助理两名,再加上任铭这个国宝守护人,一共七人。 有人可能会奇怪,摄像师和摄影师难道不是同一种职业吗? 当然不是。 摄影师的工作,更多的是拍摄图像,也就是照片;而摄像师的工作,则是拍摄视频,其中涉及画面构图、运镜、设置机位、调整画面色彩和对比度等等。 …… 七人乘坐两辆车,浩浩荡荡的杀往此行的目的地——卫江市。 他们要去的,正是位于卫江市的南江博物院。 那里,藏有夏国历史上,大夏时期的杰出外交家,民族英雄苏牧的遗物。 苏牧是夏国人尽皆知的英雄人物,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节cao,不仅在当时驰名,也为后人所崇拜。 路上。 江文建对任铭道:“任老师,咱们在车上先录一段,你就假装不知道自己守护的国宝是什么……” 他跟任铭讲了一通,任铭比了个ok的手势。 “开机!” 副驾驶的摄像师,默默将镜头对准任铭。 任铭装作闲聊的样子,问道:“待会到了,我要守护的文物是什么啊?” 江文建道:“导演没跟您说吗?” 任铭懵道:“没有,他就跟我说,肯定是国宝级别的好东西。” 江文建道:“其实我也不知道。” 任铭一脸无奈道:“都不告诉我,好,那我自己查。” 他掏出手机,一边打字一边念:“南江博物院,镇馆之宝……”片刻后,“骨笛,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玉柄铁剑……不会是要我当一名剑客吧?” “好,停。”江文建道:“任老师,你演的不错。我以为最少要三遍呢,没想到一遍就能完成。” 任铭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啊。 接下来,就是无聊的车程。 车一直开了七个多小时,团队终于到了卫江。 所有人快速解决完饥肠辘辘的肚子,下午四点半,拍摄团队来到了南江博物院。 团队里的摄像师自觉架起相机,开始拍摄一些空镜。 其余人继续朝前走,一名老者接待了他们。 在知道他的身份后,任铭感到受宠若惊。 眼前这个浑身儒雅气质的老者,就是这座南江博物院的院长,南文瀚。 同时,他还是文物研究与保护方面的一名专家学者。 来博物院能让院长亲自接待,这面子太大了。 “南院长您好,我是任铭,是这次的国宝守护人。” 任铭主动上前握手。 南文瀚握住他的手,笑道:“你好任铭。” 没有过多的客气,南文瀚直接道:“我这就带你去看这次你要守护的国宝吧。” “好。” 一行人在南文瀚的带领下,来到主展馆大门前。 和其他博物馆就是一座简单的四四方方的大房子不同,南江博物院主展馆修建的很有艺术气息。 建筑整体呈金字塔型,但在塔尖的部分,却是一个方斗状的冠,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带了冠的金字塔,又像是倒扣的酒杯。 然而根据南文瀚介绍,博物院主展馆外形的设计灵感,取自古代的观星台。 进入展馆内部,拍摄团队的不少人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由于今天央视过来录制节目,所以博物院特地闭馆,此刻,展馆内没有了走动的人影,只剩下散发着历史气息的一件件文物。 而引得他们惊呼的原因,则是这里的文物,实在太多了! 有些博物馆内部,每件文物都要加盖玻璃罩,文物彼此之间也都相隔甚远,显得有些稀疏。 然而南江博物院的内部,文物密密麻麻的,文物之间间距很小。 虽然没人说话,但他们对这个博物院都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豪横! 果然身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文物多就是任性啊! 南文瀚主动带着骄傲的语气介绍道:“我们南江省博物院,馆藏文物共计十七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量八万四千余件,居全国第六。而这里摆着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 十七万件文物,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每天展出一件的话,十七万件文物足够展出将近五百年!而且每天还不带重样的。 “咱们去看看这次你们要拍的藏品吧。”南文瀚的声音,让震惊的众人清醒过来。 …… 晚上十点半。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拍摄,团队终于完成了,正片中预计只有两三分钟时长的内容。 从博物院出来,大家一起吃了个不知是夜宵还是晚饭的饭。 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江文建也擦了擦嘴,道:“走吧,回阳城。” 其他人闻言,都应了一声,起身,慢腾腾的走出饭店。 不是他们消极怠工,而是实在太累了。 先是开了几乎一白天的车,然后又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刚坐下歇一会,就又要开车回去,这谁顶得住。 不过虽然累,但没有人抱怨,因为这就是电视人的日常,他们也都不是新人了,早已经习惯了。 平时还好,只要忙起来,就是连轴转。 所以说任铭在上的那句“蓝星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才能引发那么多评审的共鸣,因为大家都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