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战天妖
书迷正在阅读:玖生梦、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熊罴传、我能强化功法秘籍、起宋、大阁老、全球饥荒:只有我能看见属性、宇宙修仙任务、御皇本记、重返八零
澹台洵扬声道:“尔等四位,可有奉行阵法之道者?” 竟是对明长青身后四位妙谛境从者说话。 众人立刻省悟。 澹台洵口中之《三元六御图》,需冥心境真人三人,真一境真人六人。 冥心境三人: 在场有澹台洵,黄竹风,明长青。 真一境三人: 有青霞先生沈周;黄竹风两位从者;明长青部下三坛坛主等二人。 一共五人,尚差一人。 那四位妙谛境修士,面露难色。不必多问,便知是无有了。 澹台洵也不多话,左袖中蓦然取出一枚金箭,激射而出。旋即在铸剑门七峰之正中崩裂开来,传出宏音滚滚:“铸剑门妙谛境长老,有奉行阵法一道者,请即刻上前复命。” 在左袖金箭射出的同时,澹台洵右手手掌一托,立刻有六大十二小,总共十八座巴掌大小的阵盘,摞成笔直一线。 除此之外,尚有五只青色瓷瓶,横列一条。 他这左右开弓、令人目不暇接的动作,顷刻间便将忽然降临的紧张和压抑,又提升了三分! 楚宁心中感慨。 方才遭遇妖族侵袭时,澹台洵、黄竹风等人,都是好整以暇。 甚至抽出空来,为自己讲解盾击道、仙武真谛的奥妙,以及推断来敌方位、背后身份。 颇有大战之中云淡风轻、闲庭信步的味道。 但是此时强敌将至,却容不得他不紧张、紧凑。 可见仙道之上,所谓气度风采,都要以实力支撑。 明长青麾下三坛坛主,有些艰难的道:“启禀洲牧大人……属下奉行的是炼器一道,对于阵法道不甚了然……” 澹台洵大袖一挥,打断道:“无妨。” “三主阵御主,非得是冥心修为主持不可;但是六处辅阵,阵道上天资出众、但修为稍欠之人可以充任;或者道行到了真一境界,自然就能承担——将面前丹药服下便好。” 话音一落,五瓶丹药,分别飘荡至五位真一境真人面前。 明长青放眼一瞥,见到瓷瓶之上阴刻三个小字:烙神丹。 当即心中明了虚实。 简单干脆的言道:“服丹。” 他是直属上司,积威素在。三坛坛主闻命之后,毫不迟疑,立刻服用丹药。 因为真一境界,rou身圆融无暇,神魂亦十分充盈刚健。这“烙神丹”,能将《三元六御图》最基础的十二万九千六百种变化直接刻印在脑海里,临敌之际,不需要通晓阵法,亦不需要主动做出抉择,自然便能调用对应的临敌之道,阵盘运转之度数。 只是此法唯有真一境真人能使,若是妙谛境修者服用此丹,立刻便是神魂爆裂而死的下场。 黄竹风属下两人,同时服用丹药。 只青霞先生沈周,将丹药一拢,藏在袖中。 见黄竹风目光探来,沈周从容道:“属下主修弈道;但是弈道之理与阵道颇为相通,自问也有少许心得,勉强算是个阵道修者。” 澹台洵长笑一声,道:“今日危难之际,能携手作战,却是缘分。除却观察使沈道友外,其余黄首座、明洲正两位部属,某尚未闻名。” 明长青御下,三坛坛主上前一步,道:“属下忝任观风台治下第三坛坛主,熊严。” 另外一人抱拳一礼,也道:“属下忝任观风台治下代职行走,兼任第七坛坛主,魏子仲。” 二人虽面色平静,还算镇定的住;但面色却有些晦暗,中气也有不足。 仔细品鉴,不难感受到心中那一丝消极悲观情绪。 澹台洵转首一望。 黄竹风身后,左手边之人,十分平静的道:“神龙使麾下奉职行走,陆闲人。” 他退下之后,便轮到最后一人了。 这人身量不高,头顶大约及到旁人额头处;五官面目,亦是稀松平常。但是他上前一步,声音却隆隆入耳,赫然较其余三人提高了一倍:“神龙使麾下第二行令,李元方。今日能够与澹台洲牧、神龙使大人并肩迎敌,是属下之幸。就算殒身于此,青史之上,也当有李某姓名!” 字字如雷,铿锵有力。 楚宁心中微动吗,泛起一丝涟漪。 黄竹风也是微微一讶,转头望了他这下属一眼。 澹台洵眼光一亮。 方才这一位从头到尾都是十分低调,谨守下属本分,宛若一只木头,又或者是个聋哑人。 没想到却是人狠话不多,有枭雄之性,极善把握机会。 澹台洵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明长青言明,来敌是一位相当于天妖之身十分之一法力的劲敌时,这位李元方,明显神气低沉。显然心中对前途的判断十分悲观。 但是若能够逃出生天,他刚刚这番话,必然能令自己牢记。 哪怕到了绝境,该把握的机会,绝不错过,权当是冷着闲棋,不用作废。 好心思。 澹台洵一点头,直截了当的道:“我记住你了。” 李元方眸中,一丝光华闪过。 其中微妙,明长青麾下三坛主熊严、七坛主魏子仲,也立刻省悟;暗暗懊恼,刚才自己过于颓丧了。 若是果真“大难不死”,那自己的“后福”也不若这位李元方。 就在此时,一道遁光匆匆赶至。 楚宁见之一怔。 来人不是别人,竟是铸剑门掌门,云清流。 想不到他所奉持之道,竟是阵法一道。 澹台洵也不与他多话,立刻自袖中掏出一枚玉简,道:“不到半个时辰,能领悟多少,便领悟多少。” 云清流也有些察言观色经验,早打定主意,一切奉命而为,不多问,不多说。 将玉简接过,神思仔细端详。 澹台洵将总诀一运。 每人身前一左一右,两道阵盘齐腰悬停。 澹台洵念念有词。 九人身躯,缓缓向天中浮动。 同时一道道粹白色光环,约莫直径丈许,同时浮现形迹,将九人身躯牢牢罩住。 上一瞬,尚是环形;但是下一刻,却变成球形光罩。 在光环与光罩之间,周而复始,反复变幻。 依稀望见,澹台洵、黄竹风、明长青三人,光环之上隐现“天”、“地”、“人”三字。 而剩余六人的光罩上,依次是“真”、“定”、“相”、“轮”、“法”、“明”六字。 上三下六,内三外六,然后被七彩虹光连成一道,仿佛一座巨大的堡垒,出现在铸剑门上空。 血气封印之力,亦被挤压退后了少许。 …… 半个时辰,转瞬即至。 随着天上明星忽然闪烁,血气嗤嗤作响,仿佛沸腾。人人皆心生一个念头: 来了! 从几百里之外一个细微白点,到显露真形,不过短短数息而已。 一个墨袍老者。 面目发青,须发戟张,一派怒发冲冠之相。 当他遁及近前时,天光顿时迢远;铸剑门山门诸峰,山河大地,同时也“矮”了三分。 如果不事先告知是相当于天妖境十分之一的修为,哪怕是以冥心真人的眼力,也只当眼前是一位真正的天妖大修。 《三元六御图》挪转方位。 澹台洵出现在正面。 墨袍老者冷哼一声,长眉一竖。一道浑厚充沛到极点的紫意,当头呈碾压之势落下! 澹台洵心中一沉。 他调转方位,本是想与这天妖分身,论上一论道理。 因为明长青所持的“能言龟”堪称是极为罕见的手段,不足为外人知;再者身为天妖,势必对自己的封禁之法十分自信。在他的视角来看,时间应当十分充裕才对。 如果双方颠三倒四的扯一扯攻杀宗门、斩杀子嗣后裔等恩怨情仇,也能无形中争取时间。 但没想到却遇到了个愣头青。 又或者是狮子搏兔的心意。 一句话不说,照头便打。 澹台洵不由分说,拨动左右两方阵盘。 一连串白气显化的圆盘,宛若分身,从身畔拆解出来,腾空而起。 其余八人,亦做了相似动作。 第一道难关,就在目前了。 倘若云清流阵道修为稀松,心境过紧,方才半个时辰内领悟缓慢;又或者手忙脚乱,导致阵法出现明显破绽。 在场之人,立刻就是化为齑粉的结局。 好在—— 九道圆环,如约凝结。 那最后一道,似乎慢了一丝;但是终究不是十分明显。 一道紫光,一道白环,两道伟力当空对撼! 随着地动山摇的一震。 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