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这才是泱泱大国之风范
“观音婢,果然如林家小子所说的一模一样,毫无半点差池。” 李二陛下迎接完凯旋的大军后,立即返回了立政殿之内。 “颉利可汗,先是磕头下跪,然后痛哭流涕,最后愿意臣服与朕,奉朕为天可汗……” 长孙皇后闻言,惊讶的捂住了小嘴。 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二郎,这也太神奇了吧,莫非林家小子有读心术?” “就算是他有读心术,也得见到颉利可汗才能知道这一切啊?” “可是明明昨日午时他与咱们说这话的时候,大军还未到达长安。” “他更加不可能见过颉利可汗,这就让人费解了,真是个神奇的少年郎。” 长孙皇后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对于长安城的百姓们来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东突厥被讨伐大军彻底消灭瓦解,颉利可汗被活捉到长安。 如今竟然被关在铁笼子里游街,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百姓们纷纷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砖头瓦块,石头坷垃,白菜帮子,木头棍子,等等等等一股脑的向着铁笼子里的颉利可汗招呼而去。 长城城的百姓对待颉利可汗的态度绝对是热情的。 热精的颉利可汗左手挡了,右手挡。 即便是左右抵挡,仍旧是抵挡不住,长安城百姓的一片火热之心。 最终,颉利可汗还是被感动哭了。 这一哭便如那长江之水连绵不绝,也似那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眼泪顺着颉利可汗的指缝滑落下来,落在了长安城的青石板路上。 瞬间便凝结成冰。 “公子,今日的长安城可热闹了,百姓们人山人海的追着一辆马车,不断的往马车上扔东西。” “属下经过仔细打听才得知,原来马车笼子里关的是东突厥部落的颉利可汗。” “听说陛下已经下令,三日后便在午门问斩。” 刚刚从长安城返回的刘腾,兴奋的跟林然汇报着长安城的最新消息。 如今林然每日都让刘腾,将近日长安城发生的大小事情,但凡是百姓们热议的事情,都要讲给他听。 刘腾在菜市场卖菜,最能听到长安城的市井坊言。 最近暖棚蔬菜带来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几项收益的总和。 因为这个季节的嫩绿蔬菜,对长安城百姓的诱惑力和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了人们根本无力抵抗的地步。 再加上暖棚蔬菜产量本来就有限,林家村的百姓和士兵们每日也要消耗上不少。 所以物以稀为贵的真理一直未曾改变过。 “好,看来李将军虽然没有派人暗中解决掉颉利可汗,不过将本公子的谏言给转达上去了,所以陛下才改变主意要斩杀颉利可汗。” “本公子一番心血也算是没有白费啊。” “村长,村长。官兵们拉着土豆来了,说是返还我们林家村的。” 刘老汉高兴的脸上像盛开的菊花一样。 “老刘,带他们放回仓库就行,此事昨日李将军已经告知我了。” “好的,村长。这老李,还算是有点良心。” 刘老汉高兴的离开了,嘴里还哼上了小曲。 至于为什么刘老汉这么高兴,还哼上小曲了呢? 因为林然真的给他介绍了个外村的小寡妇。 那小寡妇不但人张的好,而且功夫好。 个中滋味,只有刘老汉能仔细体会…… 接回家的那天晚上,刘老汉硬生生忙活了一晚上。 至于为什么人们会知道刘老汉硬生生忙活一晚上,全拜他儿子刘根所赐。 刘根第二天来到课堂上萎糜不振,上眼皮和下眼皮一直在不停的战斗着。 林然见状感到非常奇怪,这刘根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刘根,刘根…” 林然喊了两次,刘根才慢悠悠的站起身来。 “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刘根。” 林然关切的开口询问道。 “老师,俺没事。” “没事,你咋这么没精神,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俺昨晚没睡好。” 刘根嘟嘟着小嘴巴开口回答道。 “为啥没睡好?失眠了吗?” 林然心里非常诧异,按道理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没到失眠的时候啊! “昨晚俺看见俺爹按住俺后娘揍了一晚上,俺后娘一直不停的哭喊······” 林然闻言瞬间石化当场。 刘老汉啊,刘老汉,你他丫的办事也不避讳着点孩子? 于是大发雷霆的林然当场将刘老汉叫到了广场,当场许多乡亲们的面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乡亲们听闻后妇女都捂着嘴跑开了,老爷们们可是都津津有味的听着。 “老刘叔,佩服,佩服啊。您这么大岁数还能够这么好这一口,俺铁蛋对您的敬仰就像村长说个那个啥,宛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啊······” 铁蛋的话让整个广场的男人们哄堂大笑起来。 于是刘老汉从那天起威名远扬啊,整个林家村都知道了刘老汉能按住他媳妇,狂揍一晚上的事情。 这他娘的得多恐怖啊? 让林家村的男人们相形见绌啊。 程处默,房遗爱,长孙冲,尉迟宝林等人最终被封赏为折冲校尉。 这可是就连宰相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以及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大人们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今大唐升职基本就是靠军功,虽然这几个臭小子都有很牛逼哄哄的老爹,可是如果自己凭本事立下军功,那就另当别论了。 曾经的长安四少和长安四杰是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不少被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也让几家的大人们cao碎了心。 如今不过一年的时间,曾经的纨绔之弟,一跃成为了国家的功臣,国家的栋梁之才。 转变之大,改变之多。 令人刮目相看。 八个折冲校尉身穿威武的校尉服。 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的前往林家村而来。 他们要在第一时间与兄弟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分享这成功的喜悦。 “小九,小九。哥哥们回来了。” 程处默翻身下马,直奔学堂的门口而去。 “几位哥哥凯旋而归,小九欣慰的很那。” 林然看着一身官服,意气风发的八位结拜兄弟,开心的大笑起来。 行刑的日子到了。 火红的太阳从东方一跃而起。 这是颉利可汗在这个世界上所能看到的最后一个太阳了。 明天的太阳,就算是他把眼睛留在长安城的城门楼上。 他也不会看到了,因为就算是城门楼上的眼珠子,估计也会被愤怒的士兵和百姓们,拿来当球踢。 正义的大刀举起,邪恶的人头落地。 在长安城百姓们激动的叫好声,和欢呼声中。 颉利可汗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将性命永远的留在了长安城。 颉利可汗被在长安问斩,最后落得个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 消息很快传到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还有众多西域小国的首领,全部被吓破了胆。 这些部落和小国,有一个算一个。 那一个没在大唐的边塞惹起过事端? 那一个没在大唐的边塞烧杀抢掠过? 那一个的屁股是干干净净的? 只不过他们做的相对颉利可汗来说,要收敛不少罢了。 不像颉利可汗如此明目张胆的肆意妄为。 如今消息传来。 颉利可汗被俘虏后,在长安城被当众斩杀了。 而且尸体还被挂在城门楼上示众。 结果身上的rou,都被百姓们给切割干净了。 最后骨头都没留下一根。 据说是被一只大黑野狗给叼走了······ 如今大唐对待颉利可汗的态度,让他们全部都开始慌张了起来。 一个个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热锅上蚂蚁的滋味。 于是乎,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聚集在一起开始郑重其事的商量对策。 结果这一商量就是几天几夜的时间。 会议期间羊rou没少烤掉,可是真正有营养的会议精神和发言不多。 最后经过反复仔细的斟酌之后,他们一致决定,赶上牛羊,带上金银珠宝。 前往长安赎罪。 “林公子,这些礼物还请务必收下,这是陛下赏赐给本将军的,如果没有林公子的谏言本将军这个将军都当不上,何来这些赏赐?” 李二陛下此去带去了三大马车的厚礼,前来拜访林家村。 直接高兴的守村门的刘老汉,合不拢嘴。 “李将军不留下点给小李娶媳妇用吗?” “林公子说笑了,本将军现在的俸禄,给犬子娶十个八个的媳妇还是足够的。” 两人的对话惹得太子李承乾,羞愧的低下了头。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真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啊。 “只是本将军按照林公子的意思,将颉利可汗上奏陛下问斩之后,西域草原还有不少部落,不知道是不是也要像对待颉利可汗一样赶尽杀绝?” 李二陛下这次可是带着大问题来的。 这个问题他已经和几位重臣商量过几次了,皆不得而终。 朝堂上争执的问题在于西域各国距离长安太过遥远,就算是攻打下来以后,怎么管理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还有就是军粮的供给问题,长途跋涉所给大军带来同样是严重的军粮不足的事实。 众多问题困扰的李二陛下还没出斩杀颉利可汗的喜悦中缓过神来,就被新的困扰困惑着。 “李将军,听本公子一言。就一个字。” “等······” 林然开口回答道。 “等······”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闻言纷纷百思不得其解,太子李承乾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等。” “等消息传到西域部落和各诸国后,他们自然会找上门来,尊奉当今陛下为真正的天可汗,不必浪费我们大军一兵一卒。” 林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开口说道。 惹得李二陛下倒吸一口凉气。 “公子所言当真?” “李将军不出一个月,便会有消息传来,你就等好吧。” “好,林公子,一个月就一个月,本将军信你。” 李二陛下深深的喝下一大碗酒开口回应道。 李二陛下来的时候带的三大马车的礼物最终全部留了下来。 林然欣然接受,如果刻意的推却反而显得自己太多做作了。 “陛下,东城门守卫急报。” “西域诸侯国和草原各部落代表抵达长安城,他们祈求求见陛下。” “而且都是带着重礼来的,这是礼单。” 显德殿里正在朝会的李二陛下闻言,激动的站起身来。 众多文武百官也是齐齐睁大了眼睛。 特别是宰相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们几天前可是亲自听闻陛下说过。 这些草原部落会前来长安城请罪的。 如今不过几天时间,竟然让陛下一语中的? 什么时候陛下也能掐会算?通天彻地了? “宣,将草原部落各族长,西域各国诸侯,宣到显德殿来。” 李二陛下神采飞扬的开口说道。 李二陛下想起林然的一番话,不由的内心狂喜不已。 西北草原上的各部落各族君长,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来了上百人。 他们前来的目的简单直接。 就是臣服。 就是认罪。 就是纳贡。 就是膜拜。 “尊敬的天可汗,我们四夷君长一致通过,即日起尊天可汗为天下之主。” “我们愿意成为天可汗的附属部落,每年纳贡,为天可汗的贺礼。” “还请天可汗,看在我们四夷君长的薄面上,接纳我们草原各部落的请求,伟大的天可汗,与日月同辉······” 不得不说,草原上前来的这些人,嘴皮子上还是有两下子的。 不但说的李二陛下心花怒放。 文武百官也被吹捧的神采飞扬。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文武百官齐齐恭敬施礼,大声高呼道。 “恭喜天可汗,贺喜天可汗。” “恭喜天可汗,贺喜天可汗。” 草原部落前来的上百人,同样不甘示弱,竭力的高呼道。 “哈哈···哈哈···朕心甚慰啊。赐坐···”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之下给四夷君长赐下了坐位。 正如林家村少年郎所言,宝剑一出,谁与争锋? 大唐正在大踏步的向着强国富国的目标前行着。 “众位爱卿,朕应不应该接受天可汗的称号?” “大唐应不应该接受草原各部落的朝贡啊?” “应该···应该···” 显德殿的禁卫军率先大声附和道。 “陛下理应如此!” 群臣齐声高呼! “天可汗理应如此!” 前来朝拜的上百人齐声高呼道! 整个显德殿里的气温在极速的上升着。 李二陛下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如果有一个字可以代替他此时的心情。 那就是【爽】 “众爱卿平身,朕决定接受草原部落和西域诸侯国,四夷君长的拥护。” “朕决定将他们作为大唐的附属国,接受他们的朝贡。” “太史局,朕命你们挑选吉日,朕要让长安城的百姓观看四夷君长朝拜。” 李二陛下欣喜而激动的开口宣布道。 “陛下,三日后既是黄道吉日。” “好,三日后。朕接受四夷君长朝拜。” 消息很快传得长安城满城皆知。 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大唐的大江南北。 有不少爱国志士得到消息便连夜赶往长安,只为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公子,今日最大的新闻就是陛下要在三日后接受四夷君长的朝拜。” “从此以后草原部落和西域各诸侯国,便是咱们大唐的附属国了。” “公子,今天长安城的百姓都快疯了,咱们的蔬菜被抢购一空。” “属下从四季酒楼过来,刘鹏掌柜的说,酒楼已经预定到五日后的酒宴了。” 林然闻言不由的微笑了起来,看来一切如自己所料,虽然因为自己的加入历史改变了东突厥,改变了颉利可汗的命运。 可是四夷君长前来朝拜的事情只是提前而已。 不过林然相信这个提前代表了许多含义。 代表了四夷君长绝对不是历史上的那样虚情假意的委身大唐。 历史因为颉利可汗被俘虏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而且非常优待他,就连东突厥俘虏也优待有加。 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说。 而且封官加爵,置办宅院,送丫环送宫女。 送金银,送财宝。 就因为这样,西北草原上的各部落眼红的得了红眼病啊。 战败被俘竟然可以得到这样的待遇,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啊。 所以各部落聚集在一起,一致决定前来长安城投奔李世民。 果然他们带来的贡品,换取了远远大于他们本身价值的回馈之礼。 但是,现在和历史不同了。 颉利可汗被带回长安城后,被当众斩杀了,而且还是尸骨无存的那种。 带回来的突厥俘虏更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蒙古高原的绝大多数地盘,已经变成了大唐的后花园。 显然,这次四夷君长的臣服,是被颉利可汗得下场吓破了胆。 这些人也算是聪明,他们聚集在一起召开的会议,最终得出一个结果。如今的大唐得罪不起。 如果他们现在不臣服的话,或许不出一两年。 下场和颉利可汗的下场一样。 这次的朝拜,说白了就是武力震慑的结果。 三日后的长安城东城门。 朝拜现场早已被前来观看的百姓围堵的是里三层外三层。 密密麻麻水泄不通。 羽林军和禁卫军,左龙卫,右龙卫。 全体出动,只为今天现场的安全。 李二陛下一身龙袍坐在高大威武的仪仗上。 他表情严肃,却难掩兴奋。 他虎目微张,却不怒自威。 此次前来朝拜的部落囊括了草原所有的部族。 今日过后,对于大唐来说。北方无忧了。 蒙古高原无忧了。 草原上各部落和西域诸侯国的代表们。 在长安城几百万百姓的见证下,逐一向李二陛下行礼叩拜。 逐一递上自己愿意臣服的国书。 许多百姓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是的,激动的眼泪。 看到一个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部落,如今毕恭毕敬的跪倒在李二陛下面前。 跪倒在长安城百姓们的面前。 一种大国自豪感由然而生。 这才是泱泱大国之风范。 朝拜完毕李二陛下环顾四周激动不已,欢呼雀跃的百姓们,也非常激动。 他罕见的向人群之中挥手致意。 引来百姓们如惊涛骇浪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陛下在对我挥手。” “陛下在对我笑。” “你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好不好?明明陛下是在对我挥手,对我笑。” “没一点自知自明,真可怕······” 李二陛下在羽林军和禁卫军以及左右神武卫的护卫下和文武百官,以及草原各部落首领返回皇宫。 在皇宫,还有一场盛大的酒宴。 这场盛大的酒宴是专门为此次朝拜准备的。 这几日为了草原各部族的安置问题。 可以说是让李二陛下伤透了脑筋。 绞尽脑汁累死的脑细胞不知道有多少了,可是还是没有和群臣们达成共识。 以御史大夫魏征为首的一方,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 不允许在朝堂安排他们的人为官。 宰相房玄龄则主张兼容并济的思想。 双方都是为大唐着想,都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都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李二陛下每次都看着双方争执的不可开交,可是自己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眼下之计,只有亲自去林家村一趟,听听小林公子的意见。 早知如此,上次直接将安置策略问到手就好了。 这件事如果安排不好,后患无穷啊。 刚刚回到太极宫,李二陛下换上常服,准备去参加盛大的酒宴。 御史大夫魏征和宰相房玄龄急匆匆的赶来。 “陛下臣以为······” “陛下臣以为······” 李二陛下看这双方的架势,便知道还是为那草原部落之事。 “两位爱卿,不要再为这件事情争执不休了。酒宴过后,陪朕去林家村一趟,寻找答案。” 李二陛下微笑着开口说道。 “臣,遵旨。” 宰相房玄龄当然知道李二陛下口中所指的是谁。 可是,御史大夫魏征不知道啊。 他摸摸头,一脸懵逼状态。 去林家村寻找答案? 莫非林家村藏着答案不成? 御史大夫魏征百思不得其解。 宰相房玄龄和李二陛下看着魏征一脸懵逼的郁闷表情,两人不由的对视一眼,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