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海盗出海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从骷髅岛开始、清穿后她用厨艺攻略了四爷、我宅了百年出门已无敌、我才是怪谈的幕后黑手、快穿异世逃生指南、万海天尊、大盗遁一、孤独天使的黑白键、主角遍地:反派竟是我自己、补天:我红尘入圣
大明好伴读正文卷第223章海盗出海宝船出海,弘治皇帝考虑的是何事能够平倭,朱厚照想的却是他好像错过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朱厚照满是遗憾的道:“宝船都已出海了谢五那小子又有建功的机会了。” 半晌,朱厚照试探着询问道:“父皇,要不儿臣去助谢五一臂之力,谢五那小子一贯慵懒,儿臣若不去监督着,儿臣怕那下小子又会偷懒。” 不得不说,朱厚照的这个借口很是拙劣。 弘治皇帝瞅了一眼朱厚照也没搭理他,冲着萧敬和牟斌,道:“密切注意着宝船的动向。” 牟斌和萧敬在领了弘治皇帝命令退出去之后。 弘治皇帝才与朱厚照道:“你若想去协助谢至平倭倒也不是不可能,先把募捐之事解决了。” 弘治皇帝的这个保证,让朱厚照一场兴奋,朱厚照颇为兴奋的出口问道:“真的?” 弘治皇帝也没搭理朱厚照,低头瞧起折子来。 等不到弘治皇帝的回答,朱厚照便自己兴奋的道:“父皇,答应的事情可不能反悔了,儿臣这便去解决此事。” 朱厚照若是能够解决平倭的事情,那武将那里便集聚起了威望,自然也就能够比待在宫中对武将的把控要严密一些。 文武大臣都能掌握,才能做好这个皇帝。 而这边,在宝船出发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上了宝船的那些云中卫兵丁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便一个个扶着栏杆狂吐了起来。 不止是这些兵丁,就是王守仁也脸色苍白,吐得一塌糊涂。 倒是徐经好像是天生就应该生在船上一般,一点儿事儿都没有。 “守仁兄,这可不行啊,吐成这般,还怎么与倭寇交战。” 王守仁吃了半只烧鸡全都吐了出去不说,就连胆汁恐也要吐出去了,也没心思回答。 其实,说来着宝船行驶的是很稳的,风平浪静,一丝风都不存在。 吐了半晌,这些兵丁还哪有心思观看海上美景,一个个坐在甲板之上,完全虚脱了。 这样的情况,王守仁倒是也想到了,却没想到,会是如此严重。 王守仁吐得差不多了,撑着栏杆喊来了何三友。 何三友的情况比王守仁还严重些,靠着自己根本就站不稳,扶栏杆才能勉强站的住。 “吩咐三艘宝船的兄弟,情况较轻的全部上甲板,吃住都在上面,严防海面,以防倭寇袭击,情况严重的,都回船舱去,并要吩咐随行郎中好生治。” 何三友扶着栏杆,勉强站稳,回道:“是。” 三艘船虽然在一块航行,但交流却得是需要令旗才能完成。 何三友领了王守仁的命令之后,很快便以令旗下发到了各个宝船之上。 毕竟是经过训练的,即便是因为晕船吐得死去过来。 在命令下达之后,还是能够快速的反应。 很快,在各甲板之上预留下了晕船较轻之人。 本来一个卫五千六百人的编制,结果仅仅因为一个晕船,直接打趴下了一半还多,每艘船上能够留下的不到一千人而已。 幸好,宝船的掌舵并不需要云中卫的兵丁负责。 云中卫余留的不到一千人可全部守在甲板之上。 其实王守仁这般做只不过是在以防万一罢了,在炮口之上的各岗位之上都是由徐经的人负责的。 这些人都海民出生,懂水性,虽也是坐如此巨大的宝船,也有些晕晕乎乎的,但还能够坚守在自己岗位之上。 倭寇在知晓明廷出兵之后,一直都注意着海上的动静。 瞧见从天津港行驶来如此大的的宝船,自是很快引起了倭寇的重视。 谁都知晓,这个时候的明廷准备并不算充足。 他们越早发动袭击,越有可把明廷的平倭计划扼杀在摇篮当中。 倭寇势力最强的乃是一伙名为中州佑真的势力。 中州右真背后的滕田家乃是倭国颇大的大名主,资本雄厚。 外加中州佑真心狠手辣,凡是犯到他手里的,从没有活下来的,自是很快成为大明沿海倭寇中的霸主。 其他势力小的,不得不依附。 一些不愿依附的也早就被气剿灭了。 中州佑真听了宝船出海即刻要到威海的消息,即刻便找了一直与倭寇有合作的海盗。 宝船宏大,这宝船他们从未亲眼见识过。 唯一听说过如此宝船的,也就是在有关三宝太监宝船的一些书面记载。 对记载的三宝太监宝船,他们一直都认为那是明人的夸大。 当他们的人把这个消息报上来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信,心中却也是颇为惊惧。 这宝船威力如何,他们自是不可能亲自去试水的。 很快,依附于倭寇,赚了不少银子的海盗被喊来了。 这海盗名为邱武,早年瞧海盗能赚到钱,便干起了海盗的营生,后来,凭本事做成了整个沿海最大的一股。 自然,把他的海盗事业做成这么大,离不开倭寇的帮忙。 现在倭寇用得着他,他自然也就屁颠屁颠跑来了。 “阁下...”邱武一来,便笑嘻嘻的喊道。 中州佑真脸上冷硬,也没好脸色,道:“有个事情需你去做,可听说,明军的宝船自天津港驶出来了,你带下人试试水。” 宝船的事情,邱武已经接到了一些风声。 虽说他的船在海盗当中已是最强的了,但在那巨大宝船前面,却是仍旧没什么优势。 邱武一听此事,心中唾沫一声,脸上却是呵呵一笑,道:“阁下,此事在下恐办不妥,听闻那宝船甚是巨大,就在下在那船在其前面,根本就不值一提。” 中州佑真需要的乃是邱武在海上的势力,他知晓,若想讨到便宜,便需要把这些海盗势力用好。 对邱武这类人其实根本就看不上的。 邱武拒绝,中州佑真也不多说,直接道:“明廷宝船若顺利到了台州,必然会即刻出动,此番趁其还未回合,袭击其宝船正是绝佳之时,放心吧,在此之事上,在下会我方船极大程度之上协助你的,只管放心便是。” 邱武已是不能拒绝,只好答应了下来,道:“好,在下去便是。” 邱武在中州佑真面前答应的是好,但他却也不会真正只身前往的。 毕竟,他若是死了,倭寇便又能很快找到一个合作之人。 可他若死了,他可真就白死了。 邱武回去后,又召了依附于他,却有二心的一股海盗。 此人名为易休,对邱武一直阳奉阴违,早就取而代之的心思。 “易老弟,朝廷出动了宝船,要去台州,听说那船还是第一次下海,不甚熟悉,我等出于威海,地理位置恰好合适,不如就在此处大干一场如何?” 邱武若说把此事全然交于易休,易休肯定不会轻易同意,两人合作,易休倒是不好拒绝了。 接着,邱武又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倭寇虽不够意思,但说的却也很对,这个是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麻烦的话,到时候自是不会有我存活之余地,那倭寇败了可走,我等却是无路可退,所以此战务必得胜才是。” 邱武这么说,易休却是并未轻易答应。 在邱武三番五次软磨硬泡之下终于才算说服。 虽然说服,但相互之间却仍旧猜忌,两方皆没准备拼尽全力。 就从这一点儿来看,如此乌合之众又怎能取胜。 两方协商完毕之后,留了精锐,带了其余势力则出发往威海海域而去。 在出发之前,两方不约而同的下令,不准出全力,形势不对,立马返航。 这些海盗本就没有拼命的打算,有了上面的这道命令,还未开战,他们便做好了逃跑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