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酒后吐真言
叶恒照着许涵文所说,催动自己体内的一条细线,截下一小段。 小段的细线,顺着血管流动,慢慢飘落到自己拇指上。 细线开始化作纯白色的灵气,包裹住他的拇指,缓缓传导至回音石上。 在灵气外放的那一刻,叶恒明显感受到手中的石头开始变冷,再抽取导入的灵气,贴到耳边。 嘈杂的声音便从回音石中飘荡而出。 收起手中的回音石,此时又有人破关了,叶恒看到天空中,柳河叔挥笔写下破关弟子的名字。 是黄松。 “怎么会是他?” 叶恒有点难以置信。 原本他以为突破最快的,会是林舒亦或者许攸。 这两人在自己与许涵文聊天之前,便开始回头,走向那扇敞开的大门。 那时候其他人还在路上耗着呢,包括黄松也是,这小子刚才明明还在路上,这一眨眼,竟然就提前破关了。 黄松如何做到的? 好奇心使然,叶恒不再搭理徐师兄,笑嘻嘻地走到黄松身边。 此时的黄松仍然闭着眼,愣在原地。 “老黄,破关之后感觉如何。” 叶恒心里使着坏,笑嘻嘻道。 黄松这种憨货,能够在林舒许攸前一步破关,必然有不同之处,可以好好拉拢一番。 收个三剑当小弟,总比陈伯涛那种光会惹事的小弟来的要好。 至少牌面是够了。 “老黄,你别愣在原地啊!” “叶恒?你何时在这里的,我看其他人没过关,难不成我是第一个过关的,你是第二个?”黄松睁开眼睛,带着疑惑的眼神盯着叶恒。 被黄松这样一问,叶恒哑口无言。 黄松这是在墨滴世界里,磕磕碰碰到脑袋,神志不清了? 叶恒嘴角上扬,硬生生挤出一个笑容,带着遗憾的表情,伸手摸黄松的木鱼脑袋。 完了,憨货应该是被弄傻了。 原先只是憨,缺心眼,爱较真,现在黄松看起来是真傻。 “叶恒兄,这么多人看着,成何体统!” 黄松挣开叶恒的手,一脸正色,皱眉怒斥。 叶恒尴尬地笑笑,紧接着黄松开口道:“不过叶恒兄也不差,竟然能夺得个第二的名次,竟比林舒许攸两人还要快上一截。” 叶恒撇撇嘴,看把憨货乐的,脸都红成啥样了,一个劲地朝看台上的人招手。 看来黄松这家伙,是真把自己当第一了啊。 “唉,不愧是你,黄松!”叶恒叹道,他尽量把声音压得很轻,站在身边的黄松压根听不到自己说话,看向看空中的柳河叔,继续暗道: “等成绩出来的时候,不知道你的表情会是如何,想必一定很精彩吧。” 破关两人,剩余五人仍旧困在墨滴世界中。 五人手中捧着的墨滴,像是颗黑色的圆球,漂浮在他们的手心上。 圆球在阳光照耀下,外围映照出五彩斑斓的线条。 黄松能过关的伊始,叶恒在方才也了解了大概。 这憨货还真是好运,按照他的说法。 “我走到半路,有人在叫我回头,然后我就回头了,没成想身后还有个大门,之后我就走出来了。” 听完黄松的陈述,叶恒满脸黑线。 试问包括自己以及三剑的其他两人,谁不是走到最后面,才开始犹豫,开始自省的。 这憨货倒好,没走完全部的路,就破关了。 傻人有傻福,叶恒心里不止一遍念叨,安慰自己幼小的心灵。 天空中还有五条路,分别应对着五位,还在墨滴世界当中的弟子。 林舒最快,已经在敞开的大门前了,看样子还在犹豫,能否破关也就一步的事。 其次应该是许攸或者是另外一位弟子,两人皆已经发现身后的那道大门。 其他人还在路上,大都已经到了第三个关卡,唯独胖子,还在第二个关卡赖着吃。 叶恒发现,很多人都是沉浸在破关当中,唯独自己在墨滴世界中,选择绕过三座寺庙,直接到后面的。 而他心里也有所奇怪,偌大一个儒院,为啥试炼里还有其他宗门的东西。 就不怕里面的东西太好,自己的弟子扭头跟着别的宗门跑了吗? 还在思考之际,踏天而立的柳河手中大笔一挥,林舒二字出现在半空。 “第二段试炼,第三位通关者,林舒!” 伴随林舒踏出最后一步,她手中的墨滴瞬间在空气中蒸发。 所有人的目光皆聚焦在林舒身上,此时她眼眸轻起,向半空中的柳河叔以及几位大儒作揖,而后又向看台其他弟子点头示意。 看台上几位大儒频频点头,吴师也是喜笑颜开,指着林舒,向身边的几位大儒介绍道: “那女子,便是嘉裕城林家嫡女,小小年纪便有三品境界。” “吴老头,这林家嫡女之事,我们早已经知道了,倒是你那位叫做叶恒的弟子,我们好奇地很!” 几个老头趁着柳河不在,开始谈笑风生,他们本就是一辈的老人,年岁差不了多少,自然聊得起来。 “哟,你们看许小子的弟弟,他破关了!”潘大儒指着半空大字。 此时许攸破关。 “许小子这一家子不错啊,可惜了,出生不幸。” “为何?这两人不都出自天醒城许家,修真家门,何来不幸之说?” 吴师问道,自己这五十几位弟子,或多皆有了解,但潘大儒所言,他的的确确不知道。 “你可曾听过天骄野谈?” “自然,天之骄子,成天道之运,奉青天而行,为大气魄大运势者,其父母背天道而行,父母死,骄子出。”吴师点头,这种野史他也了解,之前他也就因此怀疑叶恒。 这些都是流言所传,在修真一派流传还挺广泛的。 大体就是说,这种出生普通,后成就天之骄子的普通子弟,多半是承借天道之气。 他们的父母生养之时,多半因为经受不住天道之气,胎儿出,父母葬。 “这些无非野谈罢了,市井小贩中流传的修仙小说都是如此,仅仅小说,何来确凿证据可言?滑天下之大稽!”一旁的孙大儒摇头,这种东西不可相信。 几位大儒,包括吴师以及潘大儒也都点头应和。 “的确不错,虽是他人家事,我也不好细说,回头老吴你自己去了解吧!” 聊时甚欢,众人笑。 孙大儒手中出现了一壶清酒,分于老伙计,畅谈往事。 烈酒入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感便来。 年迈了,老了,倒是很多事都压在心底,孙大儒喝着烈酒,心里却不是滋味。 差了点东西,即便烈酒入喉,愁字不减。 “你们看看啊,鸿老亲自教出来的闭门大弟子,要说当年啊...” 孙大儒茗一口小酒,两颊发红,拍了拍手,指着半空中的柳河道。 “孙宇轩,往事莫提!” 吴师赶紧伸手,拍着孙大儒的后背,老孙喝醉了。 同时警惕地看向脚踏天空的柳河,其他几位大儒亦是如此。 称年末事,休得再提,一来旧事伤感,新生弟子之庆,谈此事不妥。 二来,包括吴师的几位大儒,都感觉到半空中的异样。 方才老孙倾诉之际,几位大儒明显感觉到,半空中有人在看他们,不用想也能知道,是柳河。 这人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 在柳河离去之时,几位大儒早已联合设下屏障,防止有弟子搅乱了清净。 如此屏障,再加上与柳河距离之远,论吴师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说,站在外面能够听到内部的交谈。 不巧的是,柳河像是听到了,往这里看了一眼。 吴师背后发寒,几位大儒亦是同感,柳河究竟有多强。 儒院的几位大儒不知,他吴师自问也是不知。 光从那天与柳河发生的摩擦来看,几位古大儒出场说合,看样子柳河是能与几位古大儒分庭抗礼了。 几位大儒心有不甘,目光扫向周围的弟子。 “为何不可说!今日我便指着这片天,问一问那孽徒,为何违背先人遗愿,为何乱我儒修这一幕三分薄地!” “老孙,休要再提!”吴师呵斥。 只见孙大儒一口饮尽杯中之酒,覆杯于地,指着吴师呵道:“老吴,不,不对。” “吴师!往事有冤屈,为何不能提!你昨日那拼命的气概呢!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点,可我们呢,你还记得我们这些老伙计吗!” 孙大儒说话声断断续续,同时挑衅地看了眼半空中的柳河。 与柳河一对视,不知为何,孙大儒浑身一个激灵,顿时酒醒了一半。 酒醒了,站在原地愣了愣。 这一刻,孙大儒不止一遍想抽自己巴掌,他刚刚在说什么。 柳河为孽徒,这本是掩藏在心里的话,现如今借着半醉半醒,一股脑全骂出来了。 骂时一时爽,到头来却悔恨,酒醒的那么早。 看柳河,不,应该是看这位师侄要杀自己的眼神,孙大儒不禁发寒。 鸿老是我师兄,柳河总不会杀他孙师伯吧。 孙大儒心里念叨,没错,自己就是这小子师伯,这小子没理由碰自己,否则就是欺师灭祖的大事,几位古大儒不会不管的! 转念一想,不对头,这孽徒连师父都杀,杀个师伯不是手起刀落的事吗... 还是装醉了吧,醉酒说胡话,你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