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债主齐聚
十里营岔路口。 两辆农行公务车,三辆市法院专用警车,由县法院绿皮小垮斗带路,浩浩荡荡进入大泽,引发不小轰动。 围观群众目睹小垮斗驾驶员的灰蓝色制服、鲜红色肩章…… “这是啥兵?” “没见过,但看起来比所里还严肃。” “难不成,是来抓老顾的?” “完了完了,咱乡的砖窑真完了!” “唉,该来的,始终躲不掉。” “这苟日的大水……” “原本我还打算把老房子推到重建,从老顾那赊六万砖,年底再还……” “是啊,我也打算翻盖老屋,都跟老顾说好了,红砖一毛八,没想到砖窑……” “更可气的是,咱乡里砖窑出事,邻乡那几个砖窑立马涨到两毛五!” “竟特娘的不干人事!” “可惜,顾家小五搞得有声有色,最终不过白忙活。” “我家那口子在砖厂做工,现在都长膘了,一天十块,顿顿有rou,偶尔还能带一份回家给娃解解馋,以后上哪找这样的活哟?” “这年头,正经生意难做,反倒不干不净盛兴……” “老天爷呀~~” “咦?瞧那边,信用社的人也去了大泽。” “不行,我家孩子还没学完呢,如果查封砖厂,三百块钱岂不是白交?” “老顾仗义,砖窑出事后,第一时间结算工钱,还能差你那三百?” “狗屁,我是说,三百块钱去哪学门手艺?这培训班不能倒!” “对对对,就像宣传单,那可是我家傻二的未来!” “走!一起去瞧瞧。” “真不行,就像拆计生办的车……” “你特么闭嘴!” 呼啦啦…… 学徒家长连同看热闹的群众,一起涌向大泽…… …… 十里营,乡大院。 二领导蹲在门口,目送车队拐入大泽,愁容满面的点支烟。 大领导主抓稳定和干部工作,很少参与乡里事务。 作为二领导,则是抓经济,抓发展,抓财政…… 上次建行来人、民兵拉练、律法普及,大领导能出面,也是某人会办事,买了县报首版,宣传地方成绩。 因此,若论对砖窑能否复兴,数遍十里营,恐怕没谁比他更上心。 但这次…… 牵扯金额太大,来者级别太高,他一个小小乡镇二领导,有啥用呢? 只能寄托那个小青年,能够创造奇迹。 “如果砖厂能渡过难关,我豁出这张老脸,也要帮那小子从邮电局拉一笔贷款!” 啥? 邮电局没有金融业务? 乡里有需求,它就有! “怎么?很看好那小子?” 不知何时,乡大领导走出大院。 二领导连忙起身,“谈不上看好,只能说,乡里劳力学门手艺,总比出苦力赚的多。等他们年底把钱带回乡,来年各家各户也就能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多养几只羊……家里富裕了,老屋重建,购置小三轮,购置拖拉机,数量引发质变,长久下去,乡里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发展啊!” “哈哈,老伙计,那你还不上车?” “领导,您?” “有你这样的干部,十里营未来可期,走,去大泽!” …… 派出所。 即便王所长认定某人是个大祸害,但知晓银行带法院前往大泽后,也忍不住怅然一叹。 其站在窗户边,目光扫过马路对面贴满报纸和传单的宣传栏,扫过依旧堆积在院内的水泥和粉碎机,扫过贴在院墙上的律法普及海报…… 李干事推门走办公室,“所长,我委托我同学打听了,确实是水泥厂孙兴在背后搞鬼,利用人脉,拿钱办事……否则两家银行接连上门,顶多是县里出面,根本不会惊动市银行,更不会带来市法院。” “特么的,大好局面,全被孙兴给搅和了,说实话,我现在看他也很不顺眼。” “要不……您找他出出气?” “一边去!” “所长,您年龄大了,火气太盛容易伤身。” “……” 王所长起身。 李干事顺手拉开抽屉,拿出电警棍…… “你干嘛?” “您不是出气么?” “我去大泽!” “噢,我拿电棍防身。” …… 十里营西北,前寨砂石场。 “韩经理,市农行带着市法院,去了建军砖厂。” “法院?” “是啊,十有八九是强制执行。” “特么的,被那小子坑了,他压根就没申请贷款。” “可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要骗咱?尤其是,囤积那么多砂石,盖那么多房子?” “还用想,抵押贷款呗!” 韩姓刀疤脸男子说完,讥笑道:“这小子好胆,竟敢算计到我头上!” “喊人?” “喊个屁,银行、法院,说不定乡大院也在……等晚上,若那小子没被带走,那就抓过来,让他欣赏欣赏咱的粉碎机!” “好的,韩经理。” ……… 十里营,张庄。 “海哥,银行带法院去了大泽。” “走,咱们也去!” “可是……海哥,法院在那,说不定乡里和所里也在。” “怕啥?我是债权人!” “可咱是高利贷……” “什么高利贷?我是民间贷,借给老顾十万,利息比银行都低,到期还钱,合法合规!” ……… 建军砖厂。 市农行带市法院上门,顾安民很淡定。 现在连判决书都没有,更谈不上强制执行。 对方此次到访,无非调查取证。 只要积极配合,陈述难处,再体现自身社会价值,以及潜在的还款能力,事情终会有转机。 这是搞了那么多年工程,积攒的经验。 只不过…… 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 整个通往砖窑的荒野小路上,乌泱乌泱,全是乡里群众。 并且。 乡大领导、乡二领导、王所长…… 顾安民愕然之后,猛然想起,穷乡僻野,别说群众,恐怕领导都不懂律法流程。 大伙把这次调查取证,当作强制执行了! 好家伙! 万众一心,共度难关么?! 顾安民灵机一动,邀请市农行和市法院的领导,到旁边小屋喝茶休息,趁机跑回厂长办公室,拿起座机联系张伟的大哥大。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以最快速度,给我准备五顶红色安全帽,十顶白色安全帽,记住,红色一定要酒红色,不是纯红色。” “厂长,咱乡里哪有那玩意?” “那你订好饭菜送过来,我尽可能拖延时间,给你一个小时,够了吧?” “够了,我去客运站,找县里发车的司机帮忙买。” “嗯!” 顾安民放下电话,等走出厂长办公室,砖厂外早已人山人海。 “小顾,怎么样?”乡里两位领导走上前,大领导担忧道。 “暂时没问题,您二位在我办公室休息会,先别露面,如果我兜不住,您二位再来救场。” “嗯!” “那我先去忙。” 顾安民说完,走进被列为‘临时招待处‘的小屋。 屋内几把椅子,一张木制方桌。 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建军砖厂自开办以来的所有材料,包括乡里经营时期的亏损。 当然,乡里亏损,跟老顾没关系,只是作为资产评估参考。 而与砖厂有关的证件,则是铺在墙边,由另外几名法院干事进行统计、验证。 顾安民早就摸过老顾的家底,知晓自家老爹胆小怕事,所有手续齐全,绝不会出现问题。 至于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出在哪? 犹如水泥厂孙兴说的那句话:你家正规,你家破产。 老顾这几年压根就没赚多少钱, 但他捐了一座学校,30万; 买了一辆进口轿车,45万; 购置一台30吨挖机,25万…… 加上百达丽菲、大哥大电话、不舍得穿的西装、当宝贝的皮鞋…… 这些钱哪来的? 肯定贷款。 如果砖窑存续,利润不断,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洪水来袭,砖窑严重损毁,砖厂无法经营,更没有收益入账…… 就造成如今局面。 如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成了让银行和法院相信你有还款能力。 由于不熟,顾安民没敢连开口。 一个小时后。 法院带队领导放下钢笔,摘下老花镜,“顾安民?” “是的,领导。” “你父亲顾建军,去哪了?” “为了修好砖窑,四处奔波,应该在南方。” “你能为建军砖厂背书?” “可以的,我是顾建军唯一继承人。” “据我所知,你有四个哥哥。” “他们在边疆,从不过问家里事,与他们无关。” 法院老领导点点头,拿起钢笔书写一番,“目前,建军砖厂需要偿还农行30万,建行45万,信用社25万,另有其它民间贷若干。根据我院调查,建军砖窑失去复产能力,你可有异意?” “有!”顾安民重重点头。 “你说。” “建军砖厂有一千七百万返碱红砖,看似卖不出去,我却可以用它培养瓦工……领导,您身居高位,或许不知道……” “我知道瓦工,知青下乡期间,也做过。” “哦,那就简单了,我可以用这些返碱红砖,加上粘土,或者廉价水泥,将十里营没文化的小工,培养成瓦工,也就是砌墙师傅,收入翻倍,改善十里营就业环境,增加农民工收入。” “不错!” 法院老领导眼神一亮,赞叹道,“有心了。” “当然,培训瓦工,属于半公益事业,我只收取三百块培训费,无法增加砖窑收益,但是……” 顾安民走到小黑板前,“当第一批两百名瓦工培育结束,我可以招聘一批小工,组建施工队,承揽乡镇建设项目,比如民房重建、老屋翻盖,如此,我不仅能解决瓦工学徒就业问题,还能以另一种形式还上贷款。” “好想法!” 法院老领导再次点头,并瞥一眼此次说服自己来十里营的某个下属。 或许,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顾安民试探结束,大概能够确定,法院老领导,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当即打开话匣子: “领导,近年来上级愈发重视环境治理,像我家的老式轮窑,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淘汰。虽然大水无情,却也是一种机遇,如果银行能给我足够的宽限期,让我攒够起步资金,我认为,以水泥和石屑压制的免烧砖,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砌筑的大趋势。” “免烧砖?这个我略有耳闻,低成本,无污染,主要是,能够避免烧结砖那种破坏耕地的状况。” “是的领导,如果银行能为建军砖厂延长五年偿还期限,我愿意支付对应利息,并保证有能力偿还本金。” 顾安民压根就没想搞什么免烧砖,而是想着承包工程,拿收益偿还贷款,说出免烧砖,也只是令法院信服。 法院领导拿起茶杯,无视农行工作人员反对的眼神,认真思索某人计划的可行性…… 顾安民没敢打扰,坐在一旁,犹如老僧入定,静等类似审判结果的回应。 没办法,这年头举证,非债权方,而是法院说了算。 许久。 法院领导叹口气,拿出另一份文件,“小伙子,我很看好你,如果……你不扛下你父亲的债务,或许……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纺织厂承建方,已经起诉建军砖厂,索要五十万违约金。” “……” 顾安民沉默片刻,颓然叹口气,拿起香烟点上一支…… 没办法,他真努力了。 用尽一切办法,拯救这个根本无法复产的砖窑。 奈何…… 这就是个死局。 除非送礼…… 但,自家哪有人脉?! 况且,活一世,必然要做一名无愧于心的民营企业家! 顾安民握紧拳头,“好吧,院长……应该能减缓几年吧?” “十年起步。” “……” 十年啊! 再出来,恐怕奥运都结束了。 凎! 有我这么惨,这么聪明的穿越者么? 顾安民深吸一口气,“我父亲年纪大了,我……” 然而,话未说完,眼帘右上角的5/5,猛地剧烈跳动…… 随后,视野被一团淡薄迷雾遮掩。 当迷雾散去,一辆驴车铺展开来,五名壮汉各司其职,种植、挖矿、伐木、建造、暴兵…… 不多时,一座巨城出现在眼前,万千雄兵发起冲锋……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