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归程
“那你以前也没见过父亲啊,你觉得父亲好相处吗?” 李察笑着回答道。 “骁儿之前虽然没有见过父亲大人,可是骁儿很早之前就知道父亲大人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了啊。” “哦?骁儿没见过父亲,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母亲和两位叔叔一直都在给骁儿讲父亲大人的故事啊,骁儿从小就知道,嘿嘿。” 小骁儿娇笑着回答道。 “那父亲告诉你,你的外祖父,外祖母,还有你二伯,二婶,各位jiejie,哥哥,都会把把小骁儿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的,他们都是特别好相处的人。” 李察点了点小骁儿的额头,笑着说道。 “父亲大人,不要点骁儿的头,骁儿已经是大孩子了。” “父亲大人可以给我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小骁儿嘟着嘴反驳道。 “好,那父亲就给你讲讲他们的故事。” 李察微笑着给小骁儿讲了起来。 段红袖满眼柔情的看着这相处无比和谐的父子俩,脸上的微笑再也没有消失过。 而这时,李察嘴中的那些人在做什么呢? 大唐,长安城,甘露殿。 皇帝李世民一边翻看着奏折,一边揉着脑袋。 也不知道又在为什么而发愁。 “侯将军,这突然出现的埃及帝国,埃及大军是怎么回事?你们兵部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李世民揉了揉脑袋,说话的语气有些阴沉。 “回陛下,是末将的错,西域之外一直在处于战乱状态,我们确实没有太关注他们,我们谁也没想到埃及帝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强大起来。” 新任兵部尚书侯君集请罪说道。 “这几年我们着重于境内的科技发展,大力开发西域,还有新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试验。一直不停地在练兵。” “没有关注境外的情况,也不全是你们的错。” 李世民开口说道,对于这个心腹爱将李世民还是极力维护的。 “现在说说怎么办吧?二十万大军都已经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李世民说完便看向台下的老将们,等着他们的答复。 “陛下,现在的我们不怕任何国家的挑战,只要他们敢入我大唐边境一步,我们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什么时候灭了他们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吗?” “这件事陛下完全没有必要发愁嘛。” 程咬金的大嗓门是最有辨识度的。 “是啊,陛下,我们兵部也是基于此,才没有搜集那个埃及帝国的信息。” “如果他们胆敢入侵我大唐边境,以现在火车的运兵速度,不需要十天,我们就能赶到边境。直接灭了他们。” 侯君集在一边补充道。 “防患于未然啊,他们能在短时间内灭掉阿拉伯帝国,灭掉大食,灭掉波斯,必有过人之处,不可掉以轻心。” “不过确实也没有好担心的。以我大唐的国力,现在这的能做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了,而这一切,皆是我那三弟的功劳。” “还没有任何华王的消息吗?” 说着说着,李世民又想起他的三弟李察来了。 “回陛下,我们出动了所有能出动的力量,仍然没有任何华王的消息。” 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的秦琼开口说道。 寻找大唐华王李察的任务也是全部由他来负责的。 “接着找吧。朕这个三弟与我们不同,他曾经就魂游过方外,这次可能又有什么奇遇吧,要说他遇难了,我是怎么也不相信的。” 李世民回答道。 “不说华王了,言归正传。” 目前看来,埃及帝国只是屯兵于边境,却没有任何别的动作。你们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感慨了一句李察,再次把话题转移到了边境上。 “他们也可能是在观望吧,防患我大唐军队入侵他们吧。” 侯君集回答道。 “可能吧,那就先这样吧,下旨祝福执失思力严加防备,一旦他们入侵边境,就给我灭了他们。新式武器我允许他使用。” 李世民最后下结论道。 “末将遵旨。” 侯君集领旨道。 而李察一行人,这时候并不知道,他们在大唐边境的屯兵,已经引起了大唐朝廷的注意了。 他们正一边体会着中东地区的风俗人情,一边慢悠悠的行走在回大唐的路上呢。 一路走过来,七年的战争,仿佛并没有打扰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好像就是西方国家和大唐汉人民族的区别。 他们好像真的并不在乎是谁在当权,谁在领导他们。 纵然自己的国家已经被灭了,他们都没有任何的不适应。 不管李察他们走到哪里,只要给钱,都能受到最好的招待。 这一路走来,李察一行人倒是挺惬意的。 尤其是小骁儿,从没出过埃及皇城的他,在这一路上,见识到如此多不同的风俗人情,就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野马,没走到一处城池,都要留下来玩两天。 没有参与过小骁儿童年的李察,出于愧疚,对于小骁儿的这种要求,自然是无所不从。 再说了,他也想多陪小骁儿一段时间。 李察很清楚,回到大唐之后,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不是他非要去做一些事,而是这个时代总会在他后面去推着他忙碌起来。 一路上,走走停停,从埃及皇城,走到了大唐西域的边境,李察一行人竟然走了三个月的时间。 当他们来到大唐边境的时候,已经到了寒冬腊月了。 这也是李察没有计算的到的。 也幸亏这一队人里,都是常年练武的汉子,如果是普通商队的话,不知路上要病死多少人。 埃及大军的营地,这里是李察一行人进入大唐境内的最后一站了。 吃完晚饭,段红袖独自站在营帐外,面向东方远翘着。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胆怯的神情。 可能正应了“近乡情怯”那句老话吧。 “红袖,在想什么呢?” 李察温柔的话语,传到了段红袖的耳中。 段红袖一回头就看到自己的夫君,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夫君,你说他们身体还好吗?我已经七年没见到他们了。我害怕。” 段红袖开口对自己的夫君说道。 也只有在李察面前,她才会露出如此软弱的一面。 “放心吧,他们肯定在家里等待我们和小骁儿回家呢。” 李察开口安慰道。 “刘小子,大唐现在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李察扫了一眼躲在营帐里偷看,想过来却还在犹豫的刘文经问道。 “姐夫,这七年我一直都在带兵打仗,大唐的事,我哪里知道啊。” 刘文经急忙跑过来一脸谄笑的说道。 “也是,要是问王小子,他还可能知道点,问你,还是算了。” 李察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明天,我们就回去了,你把这里大军安排好,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随后李察开口安排道。 “放心吧,姐夫,这支军队全部是我和老王一手带出来的,我还是能控制的住的。” “这里以后也是大唐的了,没必要在这里驻军了。” “我会直接把他们派到拜占庭那边的边境去,让他们去替大唐守国门去。” 刘文经将自己和王玄策商量出来的政策和李察解释了一下。 “嗯,你们做的很好。” 李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