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实人许秋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九章老实人许秋陈婉清手里拎着一叠光盘,推门而入。 “学姐,怎么回来的这么晚?”许秋问道,之前预约的测试时间是五点整结束。 “别提了,我忘记了那边的电脑不能插U盘,只能用光盘拷贝,”陈婉清道: “我跑了一趟领用处,领用了光盘,才把数据拷贝回来。” “你们谁的电脑有光驱?”陈婉清道。 “现在笔记本电脑很少有光驱吧,反正我的没有。”许秋摇摇头道。 “我也没有。”韩嘉莹也摇摇头。 “别看我,我也没有。”田晴道。 “没有。”吴菲菲道。 “你们都没有光驱,哈哈,我有!”段云兴奋道。 许秋接过学姐的光盘,将其放在段云电脑的光驱中。 “你这电脑买了有段时间了吧。” “我这电脑用了六年,怎么样,持久吧。” “确实,够持久的。” 段云帮忙将光盘中的数据用U盘拷贝出来。 “对了,还没问你今天器件做的怎么样呢?”陈婉清道。 “你猜?” “你让我猜啊,那我猜12%。” 许秋被噎了一下,学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旁边的韩嘉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最高10.18%。”许秋道: “学姐,你都不惊讶一下嘛。” “看你这得瑟的样子,我一早就猜到你突破10%了。” …… 国庆节前预计的表征实验已经全部完成。 周日,许秋汇总一周的测试结构,处理数据、绘图,制作组会PPT。 晚上,段云来到他身旁,挠了挠头说道: “许秋,我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啊?”他有些莫名其妙,段云平常很少表现成这样。 “就是明天组会,你能不能在吴菲菲的后面汇报。” “可以啊。” 听到不是什么大事情,许秋直接点头同意。 段云收到答复后,满意的离开了。 平常组会汇报的顺序是吴菲菲、段云、田晴、陈婉清,最后才是他。 许秋在心中盘算: “段云让我在吴菲菲后面讲,也就是让我在他的前面讲,莫不是因为他的设备还没有搭好。 多半是如此。 让我把好的数据先讲,魏老师一开心,也许就不会太过关注段云。 只是,会不会起到反效果呢?” …… 周一组会。 “开始吧。” “我这周都在写文章,没有什么实验数据可以讲。”吴菲菲道。 “文章写的差不多了吧,国庆节前把它投掉?” “应该可以。” “行,组会后拿来给我看看,下一个谁来讲?” 许秋站了出来,回头看了眼段云,开始汇报。 他特意把表征器件性能的J-V曲线图,放在了组会报告的第二页,先发制人。 魏兴思看到10%的效率数据,顿时满面春风,站了起来。 “不错,不错。” 表扬了许秋的工作后,他接着问道: “有想过投什么期刊吗?” “AM?”许秋试探道。 “AM是比较稳的选择,要不要试着突破一下,投NC呢。” NC? 肯定不是心里想的那个意思。 想了一会儿,他才弄明白魏老师的意思,NC应该是指《自然·通讯》Nat.Commun.期刊,简称NC。 这期刊虽然影响因子不高,只有10出头。 但带了《自然》二字,从档次上来讲,一般认为是要比AM高半级的。 许秋沉默不答复,这种问题还是让魏老师纠结去吧。 “那还是投AM吧,稳妥点,”魏老师道: “投NC,对有机光伏的材料口来说,难度比较大,他们更偏向于接收偏理论方面的投稿。” “好的。”许秋点头回应。 不同期刊,其实对收取的稿件也是有侧重点的,在子刊上表现的相对比较明显。 比如,AEM,就是《先进材料》Adv.Mater.关于能源分类的子刊。 “你先按照Wiely的模板写吧,不过要注意AM是没有Article的,格式就按Communication写。” “好的。” 接着,段云进行汇报: “我的装置已经完成了九成,现在还在调试。 就差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保证测试过程中,热电材料两端的温度恒定。” “搞快点吧,你这都拖了两个月了吧。” 魏老师只说了一句,就放过了他。 看来,段云的策略生效了,并没有起反效果。 应该是他已经摸清了魏老师的脾气,对症下药。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 十月一日是周三,所以这周还要工作三天。 许秋专心写文章,剩下的事情都全部交给了陈婉清和韩嘉莹,主要是学姐带着学妹做器件。 对于他的体系来说,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的。 现在基于P2FBT4T-2OD的工作,是一个大工作,打算投AM。 这篇文章,许秋肯定是一作,学姐二作,田晴三作,学妹四作,魏老师挂最后,做通讯作者。 至于文章作者挂不挂段云和吴菲菲,要看魏老师的意思了,当然这个也不是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边角料工作,比如学姐之前的想法,研究这些给体材料的光吸收性能随温度的变化。 再比如,基于PBT4T的器件,基于不同支链的P2FBT4T之间的比较,也是可以作为两篇小文章发表的。 这些工作,哪怕许秋不是主要的参与者,他至少也能挂二作或者共一。 至于为什么不把这些工作包揽了,一方面是人的精力有限,工作太多也忙不过来。 另一方面,整个实验过程学姐也付出了很多,总不能连口汤也不给人家留。 …… 周二,吴菲菲的文章投了出去,如预期般选择了CM期刊,影响因子10左右,还算不错。 同时,许秋和陈婉清之前共同一作,投到《大分子》期刊上的那篇文章,意见也返回了。 三个意见都是正向的,最终编辑让小改,不需要补充实验。 修改的工作,主要交给了陈婉清。 许秋继续码字,韩嘉莹获得了自主制备器件的机会。 周三,也就是国庆节当天。 魏老师早上召集众人开了个小会。 因为和上次组会间隔不久,也没什么可汇报的。 主要是讲每个人的国庆计划。 田晴打算去旅游。 陈婉清也说她要旅游。 吴菲菲、段云表示要回老家。 轮到许秋,他说道: “我没什么计划,打算在学校待着。” “记得七号下午要回来,还有出去旅游的要注意安全。”魏兴思道: “许秋,你国庆假期就努努力,把文章整体架构出来,等你文章投了,再给你放假都可以的。” 这…… 好像草率了? 难怪他们都说自己假期不在学校。 这是当了一回老实人啊。 不过,他本来就打算假期认真码字的,倒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