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乔峰抱着与自己有九分相似的中年人走进少林,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 只看外貌,他就已经知晓,自己与这黑衣人,绝对有血缘上的关系。 甚至,这人,大概率就是三十年前,雁门关外跳崖的亲生父亲。 但他死了,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千愁万绪,一股脑儿倾覆而下,强大如乔峰,一时间也承受不住。 他想查明真相,没想到查到了亲生父亲死在了面前。 “方丈,求你救救他……” 乔峰是少林俗家弟子,儿时便生活在少室山,授业恩师乃是少林玄苦大师,他对玄慈施的便是弟子礼。 玄慈摸了摸黑衣人的脉搏,长叹一声,说道:“慕容博便在那里,也是这般伤势,贫僧无能为力,乔峰,你带他去见端王吧!” “端王能救?”乔峰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哎!”玄慈长叹一声,这不是端王能不能救的问题,而是他几嗓子吼死了两大高手,这种功夫,实在骇人听闻。 摇了摇头,他心中愁绪远比乔峰还要乱。 慕容博没死,当年那场大战,究竟什么阴谋,聪明如玄慈,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乔峰抱着黑衣人匆匆而去,远远便看到有个黑衣人横呈在藏经阁前,在火把的映照下,那有过一面之缘的年轻端王大马金刀坐在一边,周围有和尚,有道士,也有官兵。 “端王……” 乔峰刚一开口,赵佶一挥手,施展了一招擒龙功,虚空一抓,一股气流化为手掌,乔峰怀里那黑衣人竟然漂浮了起来,迅速地飞到了慕容博身边,稳稳落下。 旁观众人一见,再次失色。 “擒龙功”、“控鹤功”之类功夫如练到上乘境界,原能凌空取物,但最多不过隔着四五尺远近擒敌拿人,夺人兵刃。 武学中所谓“隔山打牛”,原是形容高手的劈空掌、无形神拳能以虚劲伤人,但也决不能将内力运之于二丈之外,“火焰刀”与“六脉神剑”之类以空劲内力伤人,已是武林中无上的神功。 赵佶与乔峰相距三四丈之遥,居然能一招手便从他怀里将人给擒将过去,武功之高,当真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那可是乔帮主,一身实力,少林寺也就了了几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而众人所不知道的是,就在擒拿来萧远山的时候,赵佶更是数道劲气打入他的体内,使其血脉缓慢运转,确保不会长时间假死导致脑死亡。 “好了,三十年前雁门关大战,所有当事人都到齐了!” 赵佶站起身,在慕容博和萧远山身边踱步。 猛然一跺脚,二人丹田xue窍中的劲力迅速运转一个大周天之后猛地一激,各个齐声剧烈地咳嗽,大声的喘息,然后炸死一般坐了起来。 “我……我这是怎么了?” “我好像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是你!” “是你!” 二人相视一眼,然后扭头看着四周。 好尴尬! 无数双眼睛看着他两。 “少林藏经阁,老夫究竟怎么翻了船,哪位好汉指点一二。” 萧远山的声音,自然是苍老的,可其中的杀意,却让人不寒而栗,仿佛九幽之下的恶鬼一般,早年的境遇,已经是扭曲了他的心性。 慕容博却是阴沉的多,闭口不言,但眼睛在乱转,一看就是在谋算。 “三十多年前,雁门关的往事,可以说精彩得很,能写一本小说,让说书人讲上个三天三夜……” 赵佶开口,戏谑地看着慕容博。 俗话说得好,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同样地,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 谋划一辈子,甚至假死三十年,最终也不过做一场春秋大梦。 “你这小娃子,就是那大宋端王,不怕老夫擒了你做人质!” 对于萧远山的威胁,不要说赵佶了,便是周围那些个亲兵也都觉得好笑。 赵佶没有回应萧远山,而是开口,将当年的往事,有条有理地说了出来。 “……” “慕容博,也算是一代枭雄,他看出三十年前那段时间,大宋和大辽之间的摩擦,日益频繁,便觉得是个机会。这才有了三十年之阴谋…… 再说这位萧远山,属契丹后族中人,自幼习武,是辽国萧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并且很得萧太后的赏识,受辽国太后信任,任属三军总教头。 慕容博探查了一番之后,便找到自己至交好友,也是今日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大师,告诉他大辽有一批高手想要到少林寺抢夺武功秘籍。 少林寺乃武林泰山北斗,武功秘籍多如繁星,自然不能被异族人夺了去。” 接下来的事情,当日在杏子林中,就已经披露了,可随着赵佶说出来,大家才知道那带头大哥,竟然是少林寺今日方丈玄慈。那通风报信之人,赫然真是姑苏慕容家的上代家主! 这消息,当真劲爆。 “慕容老先生……当年之事,可真的如……” “师弟,不用再问了,都是事实!” 玄慈走了出来,叶二娘之事,他已经知道无法解决,再加上雁门关之战,他唯有一死以谢罪。 “慕容博!玄慈!” 萧远山,双目泛红,杀机仿如实质,老子查了这么多年,也只知道那带头大哥在少林寺,却没想到,竟然就是玄慈那老秃驴,那通风报信之人,竟然就是那姑苏慕容家? “方丈?!” 乔峰也瞪大了眼睛,愣住了,他的功夫,大多出自少林寺,没想到带头大哥,竟然就是那少林方丈,这自是让他难以接受。 赵佶拍了拍手,立刻便有军士抬着叶二娘走了过来。 “三十年前的因,三十年后的果,这叶二娘玄慈方丈应该熟得很,萧远山也应该知道她吧!” “嘿嘿,当年老夫弄花了她的脸,抢了她的孩子,如何不认得!”萧远山冷笑起来。 “是你,你还我孩子,你还我孩子……” 瘫痪在担架上的叶二娘爆发出了全身的力气,从担架上摔了下来,朝着萧远山爬去,疯癫无比。 “阿弥陀佛!” 玄慈道了声佛号,将袈裟脱了下来,佛珠也取了下来,交给了身边的和尚。 “端王殿下,叶二娘一身罪孽,由老衲一身承之!” “老秃驴,你胡说什么?老娘的罪,老娘大不了下十八层地狱,和你有什么干系!你还想度老娘不曾!”叶二娘破口大骂,心中却是对玄慈百般维护。 “二娘,以端王的智慧和手段,连三十年前的往事都查得清清楚楚,你我之间的事,端王在杏子林就早已经心知肚明。只是可怜了我那孩儿……” 霎时间,少林寺沸腾了起来。 这个瓜,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 玄慈与叶二娘有jian情,还生了孩子。 只少林众僧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少林完了! “哈哈哈哈,那孩子早被老夫给掐死了,玄慈老贼,你可心痛?” “阿弥陀佛!”玄慈已经心存死志,搀扶起叶二娘,将她抱在怀里。 “端王,玄慈罪大恶极,但少林却一直致力于维护江湖和朝廷,还请端王高抬贵手……从今日后,少林方丈之位,当由朝廷来定夺……南无阿弥陀佛!” 破少林的金身,对赵佶而言还是很有用处的,大宋不能有少林、丐帮这样大的武林组织。 丐帮自乔峰离开之后,已经废了,现在少林丑闻暴露,再无引领江湖的声望。 这对清理江湖黑恶势力,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赵佶点了点头,算是饶过了少林。 玄慈手掌落在叶二娘的头顶,叶二娘露出一抹浅笑:“能和你死在一起,知足了!” 内力一震,叶二娘软软地倒在了他怀里。 玄慈闷哼一身,自毁经脉丹田,干干脆脆气绝而亡。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慕容老贼,下面就是你了!” 萧远山大笑起来,寻找带头大哥三十年,今日看到玄慈暴毙于眼前,何其痛快。 赵佶按了按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萧教头且慢,如今尔等皆是本王的阶下囚,这报仇之言,暂且放在一边。玄慈自杀,那是因为他确实有取死之处,叶二娘这些年杀了多少婴儿,玄慈因为少林声誉视若旁观,这其中的罪孽,他要承担,所以他自绝经脉而亡。” “老夫也杀婴,待我杀了慕容老贼,你再治我的罪也不迟!” “哈哈,那婴儿在少林寺活得好好的,你有什么杀害婴儿的罪?” “你……” 萧远山彻底震惊了。 赵佶指了指慕容博,说道:“你有叛国之罪,意欲挑衅两国纷争,本王乃赵氏子孙,抄你家、灭你族,这个道理讲得清楚吧!” “没想到自宋太祖之后,竟然出了你这个妖孽,我慕容博输的不冤枉!” 赵佶想了想,大声道:“既然读了这么多本佛经,又在少林,本王慈悲一次。敢问藏经阁扫地的老僧,本王该如何来对待慕容父子以及这位大辽的高手?” 不久之后,远处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端王宅心仁厚,是非分明,这天下迟早是端王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