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达大莫界以来最惊人的一次发现(下)
渡劫指挥部现场。 看着双眼冒光的曾谷成,林子明急忙问道: “曾院士,您想到什么了?” 曾谷成沉默几秒钟,嘴中蹦出了两个字: “石板!” 林子明闻言一愣: “石板?” 曾谷成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莫沛东遗骸处发现的那两块石板! 没记错的话,石板上残余能级的还原量应该有些类似。” 说完他没管林子明,扭头看向了卓元新,吩咐道: “小卓,你去把和石板有关的检测文档调出来一下。 没记错的话,档案号应该在X6到X10之间,你的权限应该是足够的。” 卓元新点点头: “明白,我现在就查。” 说完他便打开笔记本,登入了一个内部系统。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后,卓元新目光一凝: “老师,找到了! 根据档案记录,石板残余电子能级的还原量大概是680-730MeV之间。 其他数据相似度也在66%以上!” 66%。 实话实说,这个相似度表明看起来好像有些低。 但别忘了。 石板上所残余的,是最少两百万年之前的光电痕迹。 纵使石板具备一定的电容效果,这种时间跨度也是难以想象的长。 以兔子们或者说本土如今的技术手段,想要准确还原出石板的各类冲击信息,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这种必然存在的偏差效应面前,最终检测出对比的相似度居然能多达66%。 这其实已经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值了。 想到这。 曾谷成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只见他走到唐聘身边,说道: “老唐,我有个想法,可能需要你的协助。” 唐聘看了眼这个老熟人: “什么事儿?说吧。” “我想检测雷劫对石板的详细冲击数据。” 唐聘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只见他用肥肥的手指在曾谷成这个同样肥肥的矮小老头儿面前挥了挥,问道: “曾矮子,你没事吧? 莫沛东的石板咱们又没带过来,怎么去做对比试验? 这种雷云天象存在有大量的未知干扰,哪怕是胖妞也没能力把石板运过来空投的。 更别说这会儿杨正初在渡劫,咱们哪有那能力去测定雷劫的数据?” “不,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冷凝微生物的储能容器进行cao作!” 此时曾谷成的思路异常的清晰,他用舌头舔了舔皲裂的嘴角,说道: “我们有潘院士他们发明的离子信道仪,可以建立一条全新的外部信道。 只要在渡劫晶阵的侧面开一道小小的口子,就能把储能的雷劫给引出来一部分。 至于试验的物品...... 虽然我们没有石板,但我们有石哨!” “石哨?” 一旁的林子明眨了眨眼,忽然想起了什么, 只见他低头在身上掏了掏,从空间袋里取出了赤龙送给他的那枚石哨。 当初在研究结束并且确定石哨没有其他特殊属性后,指挥部只采集了很小的一部分样本,便将石哨的主体物归原主了。 而石哨的材料....... 和石板是一模一样的! 眼下有材料,有技术。 方案便具备了可行的基础。 不过唐聘并没有就此说服,他此时一如既往的冷静: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杨家人那边怎么解决? 这么大的阵势,杨家人不可能干看着咱们去鼓捣雷劫。 雷劫事关整座紫琼城的未来,他们又不是游戏里的NPC,会傻傻的在旁边看着你杀全家还没表示。 而杨家不同意,你想出十个方案也没辙。” “杨家人可以交给我。” 听到唐聘的顾虑,一直没发声的马宁忽然举起了手: “诸位,我是个搞语言学和古代社会学的文科生,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但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种场外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这老骨头今天就专门给你们做后勤了。 大不了咱们出点血,比如下次卖40火的时候便宜点给他们。” 眼见马宁这样表态,唐聘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道: “既然如此,那我没意见了,郭院士,黄埔院士,你们觉得呢?” 郭振宇和黄埔东来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我同意这个方案。” 渡劫现场的六位院士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大拿,代表着国内最顶尖的技术水准。 因此他们六人一致通过了这一方案后,指挥部没怎么迟疑便很快同意了。 三个小时后。 此时的杨正初已经渡过了第一轮雷劫,正在调息准备接受下一轮的锻体——这是杨家人提出的要求之一,必须要等杨正初渡过首轮雷劫并且一切正常,才能允许兔子们进行其他有限的cao作。 在距离封闭晶阵大约七百米左右的地方,此时正摆着一个高度大约在半米左右的高台。 高台上则摆放着赤龙赠与林子明的那枚石哨。 顺便一提。 石哨的相关放置工作是由机器人完成的,因此整个过程没啥风险,就是看上去有点唬人而已。 按照曾谷成设计的方案。 技术人员等下将在晶阵的边缘开出一道四毫米的口子,由离子信道仪架设信道,将雷劫的能量接引轰击到石哨的正面。 具体的过程不算很困难,但却很考验各个部门的微cao与配合。 至于雷劫会不会将石哨击毁,这点倒不怎么重要。 只要雷劫不把石哨直接湮灭成粉尘,那么哪怕是炸成碎石,以本土现有的技术依旧能分析出很多信息。 因为接触是瞬时的,刹那间的能量爆发只要不出现“蒸发”,那么剩余的部分定然可以检测出某些东西。 又过了十五分钟。 一切准备完毕。 曾谷成果断下达指示: “开始!” 话音刚落。 唐聘立刻压下了一个按钮。 这是一个集成算法的输出键,耗时两个半小时完成。 随着键位的启动,天河超算中大约有0.3%的算力被腾置出来,开始了另一种模式的计算。 片刻过后。 晶阵组成的渡劫防护罩的侧面某处,悄然出现了一个4毫米的孔洞。 咻—— 在这个孔洞出现的瞬间,离子信道仪便搭设起了一条有AR 离子组成的信道。 这条信道从晶阵内的初始点算起,长度足足有1300多公里。 也是兔子们目前架设过的最长信道。 同时信道承载的是极高能级的雷劫,哪怕一定点儿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实验事故。 这次信道取舍的实cao人员,由此前负责过青城山离子信道架设的冯平担任。 他也是当初负责CZ对接项目的cao作员,经验极其丰富。 只见冯平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屏幕,双手实时在cao作台上飞速敲击。 微调着每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 终于,十五分钟后。 离子信道成功搭建成功。 而在信道架设成功的瞬间,rou眼不可见的某个领域。 一道高能雷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信道,重重轰击到了石哨上! 啪—— 石哨毫无悬念的被雷劫击穿。 但从超高速摄像机中却可以明显看到,石哨的主体并没有被炸开。 这是比曾谷成等人预料中更完美的一种结果。 而在检测到高能反应发生的同时。 冯平立刻中断了离子信道,并且将原先晶阵的漏洞给重新封闭了上去。 另一边。 卓元新cao控着一旁待命的机器人,将石哨第一时间收容进了某个容器里,并且运回了现场。 整个实验过程的持续时间很短,并且没有多少语言沟通的机会,全凭彼此之间默契。 很显然。 这是一次完美的实验。 当石哨被运回后,解析工作随时展开。 此前提及过。 元婴劫一共分成两种: 一是前置的心魔劫,也就是莫沛东身死的那个劫难。 二则是如今杨正初所渡的雷劫。 因此雷劫这一环节并不含有心灵或者灵魂有关的力量,纯粹属于某种物质化的能量冲击。 只是其中的锻体物质目前还有待分析就是了。 因此想要检测雷劫轰击造成的电子能级还是比较容易的,不需要考虑什么精神力量之类的影响。 半个小时后。 结果出炉。 “报告,经过检测,雷劫对石哨的esola区、miy区、cbvie区的图谱与探测器所解析的三区图谱相似率高达98%,残余能级拟态模型计算出的衰减值与石板残留只相差0.00067个标准弱衰减Σ值。” 卓元新手中拿着报告,面色激动的做着汇报: “也就是说......” “劫云,高度疑似人为造物!” ..... 注: 这里问问大家意见啊,有读者说想让我写个角色概述,不然容易忘了名字,大家觉得有必要写吗? 觉得需要的留个1,不需要的留个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