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蕨(下)
作为一位顶尖的特种兵,林子明自然是学过一些医术的。 毕竟野外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可能次次都给你25度的最适宜温度。 冰天雪地、沙漠戈壁才是常态。 因此每位特种战士,各种科技树多少都会点出一些。 这些医术既有中医也有西医,实战水平或许未必比得上一位普通的门诊医师,但在急性症状方面还是比较有判断力的。 因此通过赤龙的描述,林子明的脑海里下意识的便跳出了三种可能: 腹泻、肠癌、痢疾。 而按照赤龙所说。 天蕨是一种在整个天月山脉后方都常见的高至死病例,因此他很快便将前两种可能给排除了。 这样一来,答案只剩下了一种: 痢疾。 首先要说明一点。 那就是痢疾和疟疾不一样,很多人容易把它们搞混。 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虽然也伴有腹泻,但基本上不会出现脓血的症状。 痢疾则要比疟疾更恐怖一些,在古代甚至现代的一些不发达地区,痢疾都是小儿夜啼级别的传染病。 譬如治好曹cao头痛的那位陈琳,以及赫赫有名的苏轼,都是因为痢疾而死的。 甚至还有一件尚未被史学家考证但时间线很符合的事件,就是三国大瘟疫。 包括陈琳在内的建安七子一波被带走了五位,接着一波又带走了鲁肃等人。 虽然除了陈琳明确被记载死于痢疾外,史书对于其余等人死亡的原话是‘是年大疫’。 但时间线来看,痢疾的可能性其实非常大。 而除了本土,西方就更别说了。 不知道多少西方古代君王因为痢疾之类的疾病死去,本就不大的国祚分崩离析。 在诸多文明的历史中。 只有公元后的华夏与埃及,明确的具备了痢疾的治疗手段。 华夏的功劳归属者自不必说,80%古代恶疾的治愈都要归功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归结的药方是白头翁汤,现代医学证明,白头翁具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以及灭杀滴虫的作用。 而细菌性痢疾,正是属于阿米巴原虫痢。 除了华夏外,埃及的手段则要更物理一些: 痢疾不是发病在肠子里吗,那我们就洗肠呗。 就像把敌人全部杀死就算潜行一样,把你肠子里的东西全部清空,那自然也就没有病菌了。 埃及的医师会让病人喝了以芫荽的果实干燥后的粉末为主要成份的药水,借以舒缓痉挛与清肠。 接下来灌肠的药剂则由蜂蜜、发酵过的粘胶、甜啤酒与盐混合面成。 使用的器具是一个类似铜角的东西,较细的一端状似鸟嘴。 后面的画面就不可描述了,列位自行想象吧。 不过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对于痢疾的治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 实际效果大约是60%左右,有些时候还会更低。 但就算是这种比例,在古代也是难以想象的奇迹了。 视线再回归帐篷内。 听到林子明的轻呼——对于蛮民那种大嗓门来说确实是轻呼,赤龙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怎么,林管事,你也知道天蕨? 没记错的话,天蕨这种病在中心域很少见吧?” 林子明朝他笑了笑,说道: “赤龙统领,此言差矣。 你恐怕不知,我赤县城祖辈世代行医,各类疑难杂症都曾被记录在册,名曰《赤脚医生手册》。 从病理上看。 天蕨似乎是某种我们熟知的疾病,并且我们对于这种病已经有了治愈率极高并且成本很亻....咳咳,成本不算特别高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保证不再复发。” 赤龙顿时瞪大了眼睛: “真的?中心域能够完全治愈天蕨?” 看着有些激动的赤龙,林子明仔细想了想,补充道: “如果天蕨是痢疾的话那肯定没问题。 不过这位兄弟的情况还需要我们专业的医师来看看,才能有最终的定论。” 赤龙闻言,不禁有些急切的说道: “林管事,敢问您所说的医师现在是否有空?能否请他过来一趟?” 不知是田师说的转译问题还是赤龙自身的态度改变,这次赤龙的称谓罕见的改成了‘您’。 看着有些激动的赤龙,林子明连忙安抚道: “赤龙统领,你别着急,此事交给在下便是。 不出意外的话,医师很快就到。” 说完林子明匆匆告辞,回到了赤县城。 半个小时后,他带着指挥部通过记录仪收录而提前准备好的医护人员再次返回。 这次执行检查任务的是魔都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包辛,也是首次随队便抵达大莫界的重要人员之一。 只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原因,包辛的一些研究项目相对低调。 因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存在感并不算强。 不过存在感与能力是两码事。 包辛虽然不是院士级别的大佬,但他好歹也是魔都保健专家组的组长,甚至可以算的上“御医”。 因此水平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某种程度上来讲。 那位得病的蛮民也算蛮幸运的,挂了一次难得的专家号。 当然了。 幸运的前提是他自己没挂。 ............... 抵达营地后。 穿着防护服的包辛先带人处理了一下现场,帐篷周围很快便充斥起了84消毒液的味道。 待一切准备完毕。 包辛带着一脸‘这tm是中心域画风?’的赤龙以及施音一起进入了帐篷。 林子明和王蔷则留在了帐篷外等候。 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两这会儿进去除了占位置没有任何用处。 由于闲着没事干,这两货干脆掏出手机,用营地的局域网玩起了数独。 就过了大概两个多钟头,帐篷内终于有了动静。 只见包辛独自一人从中走了出来,解开医用口罩后可以明显看到脸颊和脖子上有不少勒痕。 包辛对此却视若无物,笑着对林子明说道: “林上校,幸不辱命,里面那位名叫古铜的病人得的确实是痢疾。 具体是归属于细菌性理解范畴,也叫志贺菌病。 不过他的病症已经属于病危级别,接近休克失智。 因此我们给他做了一个不小的手术,同时注射了补液盐和左氧氟沙星,只需要静待恢复即可。”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