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阵法,阵法!
地面上。 听到潘院士的话,林子明顿时一挑眉: “阵法?” 潘院士点点头,说道: “没错,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对来说还挺大的。 因为天宫空间说小不小,但说大其实也就那样。 明显异常的地方除了空间外壁,也就主殿、阵法、未知的光源和入口了。 加上我最近不正在搞传送阵的研究嘛,对于符文这块比较敏感。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破解传送的奥秘,但有几道符文还是已经被解密了的——咱们用来做经典信道的那个符文就是其中之一。 我仔细研究过主殿前面的那个阵法,特别是其中的符文。 虽然绝大部分的符文摸不清来头,但其中有几道与传送阵是类似的。 不出意外的话,那些概率是传送“信息”的符文。 所以我个人猜测,那道阵法应该就是灵气出现的地方。” 林子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正准备说几句客套话。 然而就在此时,一旁的李百安忽然开口了。 他整个人忽然双手撑住主控台,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的盯着屏幕: “林上校,小潘,快看屏幕,氮素在发生反应了!” 林子明闻言,立刻将目光投放到了屏幕上。 然后他发现....... 自己tmd啥都看不懂! 只见一堆红的白的绿的图像在屏幕上搅来搅去,他这局外人完全不知道在干啥。 上一秒像面团似的挤啊挤的,下一秒一根黑黑粗粗的线条忽然出现,唰的一下直接捅进了粉红色的区域,接着又涌现了一股白色的图像,飘飘忽忽的跟白浆似的。 然后边上一群糙老爷们看的神情激动,面红耳赤,还夹杂着‘出来了出来了’的兴奋低吼。 林子明隐蔽的环视了一圈,发现周围和自己一样懵逼的只剩下了黄道长和魏凡两人。 而很巧的是。 就在林子明瞥着其余二的同时,黄道长二人也正看着他。 于是下一秒,三人很有默契的靠近了几步。 瑟瑟发抖报团取暖.jpg。 就这样过了大概三分钟。 cao作台附近忽然爆发出了一阵低呼声。 林子明连忙凑上前,找到潘院士: “潘院士,有结果了吗?” 潘院士此时的表情倒是没怎么崩坏,依旧很平静的点点头: “没错,出结果了。 就在刚刚,我们检测到了大量氮素的消耗和N13同位素的生成。 另外虽然由于现有技术手段的问题捕捉不到中微子,但我们发现了伴随中微子生成的正电子。 也就是说韧致辐射确实发生在天宫边界,我们的猜测已经准确的一大半。 剩下的就是观测能量的去向,从而确定微生物群落的具体位置就行了。” 潘院士这头话音刚落。 一旁正在cao作设备的赵志明便高声道: “李老,潘院士,热能开始逸散了!” 此前提及过。 韧致辐射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种能级之大甚至超过了很多常见的火药爆炸。 因此对于观测者来说,想要追踪这股热能还是非常简单的。 只见此时此刻。 主控的电脑屏幕上。 一股红中带黄的图像骤然出现,哪怕隔着屏幕也能给人一种灼热感。 它像是沿着玻璃窗倒落的金龙鱼5A食用调和油一样,缓缓的向下滑动。 15%.....30%.......50%...... 这道图像覆渐渐盖了屏幕的大部分区域,最后沉积到了某个位置静止不动。 这一过程非常简单明了,连林子明这种非业内人士都看的懂发生了什么: 能量在沿着某个轨迹移动,最后停留到了某个区域。 而这个区域...... 显然便是微生物存在的位置。 随后他轻咳一声,对潘院士问道: “潘院士,这个位置是天宫的什么区域?” 听到这话,潘院士罕见的沉默了一会儿,而后嘴里蹦出两个字: “地下。” 林子明: “?” 潘院士见状,不由幽幽叹了口气: “你没听错,正是天宫的地面下方。 林上校。这已经是天宫不知道第几个让我们意外的发现了。 但说实话,这个情况我们早该想到的....... 说到底,还是我们思维太固化了。” 说完潘院士懊恼的揉了揉太阳xue,看得出来有些郁闷。 正如潘院士所说。 能量最后消失停留的区域,赫然便是天宫的地底。 天宫虽然位置在天上,但它本身是个异空间。 能够承载起主殿这些建筑,自然就存在有土地。 这些土地是空间自带还是老张同志用手段搞来的暂且不知,但眼前的事实就是这处空间有着大量的泥土地面。 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 哪怕是那些小说里的洞天福地,内部也是有土地存在的,这属于标配的一种环境。 而潘院士所说的‘早该想到’就更简单了: 科研团队在一开始魏凡投放的那些设备中,就存在几台专门采样土壤的设备。 也就是说。 其实兔子们是没有忽略掉土地的问题的。 另外这事儿还有一个偏事后诸葛亮的分析: 那就是产生Y粒子的微生物需要类似地脉焰的高温环境存活,而整个空间的温度都处于零下几十度,因此它们最大的可能当然是在地下! 可惜的是。 由于采样机采集到的那块区域中,并没有发现冷凝微生物存在的丝毫迹象。 因此包括潘院士等人在内,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把地面环境给忽略了。 当然了。 这也和兔子们接连不断有新发现有关系。 毕竟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 当他们的算力都被可能涉及到外宇宙甚至高维度的天宫边界占据时,对于其他环境的判断自然就会少一点。 但无论怎样,这确实是个需要检讨的失误。 不过眼下确定了能量消失的位置,一切就简单起来了。 潘院士他们又等待了几分钟。 很快,导束仪发出了提示——王蔷当初就是靠着这台设备确定的Y粒子存在,这项技术目前还是非常非常成熟的。 大概又过了一分钟左右。 赵志明报出了一个在所有人预计之中的结果: “李老,潘院士,能量消失处产生了大量Y粒子。 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地下存在有冷凝微生物的集群!” 潘建伟院士闻言,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虽然一开始忽略了地面可能存在的异常,但如今的补救也算为时未晚。 更关键的是,自己对于区域边界和Y粒子的猜测是正确的。 然而他还没放松多久,下一秒。 便听到赵志明的声音骤然拔高,甚至带着颤抖: “报告,有新情况!” 李百安见状,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问道: “小赵,出什么事了?” 他对于自己的这位助手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是个不喜欢大呼小叫的人。 不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吧,起码心境还是非常不错的。 至少在李百安的记忆中,赵志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失态。 他在身边,赵志明狠狠的咽了口唾沫: “李老,阵法的另一台设备检测到了灵气!” 潘建伟院士见状眼前一亮: “灵气?是从阵法里出现的吗?” 赵志明摇了摇头,朝他苦涩一笑: “不是,灵气出现的区域不清楚,但它们...... 消失在了阵法中!” ....... 注: 有读者问这本书可能写多久,想了想还真没谈过这事儿,所以说一声吧,预计是260-300万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