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个体户扶持计划(上)
“家里还有几口人......?” 面对施泽鸿提出的问题。 赵钱举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心里也没多想,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施主任,俺家现在一共有七口人,俺和俺婆娘加上俺孩子、俺弟和弟妹以及俺侄子,再加上俺的瞎眼老娘,就这些了。” 施泽鸿又看了眼手中的档案。 由于赵钱举此前还不算兔子们的正式发展目标。 所以工地入职时的档案记录只限于统计了赵钱举亲属的数量,一些深层次的信息并没有被收录。 如今营地方面既然打算吸纳对方,一些此前被忽略的问题就需要深入搞清楚了。 别问清楚是谁。 当然了。 询问这些问题仅仅是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政啥审的根本不存在。 总之具体别问,问就是丰富人物信息样本。 只是出于保护角度考虑,兔子们用一份牛皮袋装盛再放到一些安全的地方,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对吧? 于是施泽鸿继续说道: “那你的父亲......” 赵钱举眼中露出一抹悲伤,叹了口气: “我父亲是个木匠,五年前逃难的时候发了痢疾病,没挺过去。” 施泽鸿闻言,同样轻叹一声。 手上记录着信息的同时,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了一分同情。 他和赵钱举的年龄其实差不多,都是三十好几快四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阶段。 虽然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彼此对于亲人的情感是可以共通的。 所以在听说赵钱举父亲故去、母亲双目失明的情况后。 施泽鸿很自然的出现了共情的情绪倾向。 倒不是说施泽鸿跟林黛玉似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自他来到大莫界之后,见到了太多此前不曾见过的惨状。 再刚愎坚硬的心在这种环境的浸润之下,多少都会有些感触。 或许华夏目前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盛世,但至少不用考虑最基础的温饱问题,人能活着像是个人。 真的该感谢那些先辈啊...... 将思绪收回现实。 施泽鸿又沉吟了几秒钟。 考虑到目前赵钱举还没正式被组织吸纳,因此他依旧沿用了原先的称呼,继续道: “赵兄弟,你的妻子王巧云之前得过血吸虫病对吧,现在身体康复的如何了?” 提及妻子的身体状况,赵钱举脸上顿时充满了感激,连连点头道: “阿云最近恢复的很好,走路洗衣都没问题了,俺们这种人就是这样,造了病只要能挺过去就都没啥事。” 王巧云是在赵钱举还没落魄时嫁给他的发妻,夫妻两一直以来都非常恩爱,秀的单身狗头皮发麻的那种。 当初在王巧云因为饮食条件的原因得了血吸虫病——也就是俗称的大肚子病,在平民医疗手段和经济条件都不优渥的逃难过程中,王巧云几乎离死就只有一步路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 如果不是兔子们的野战医院出手,现在赵钱举夫妻铁定已然天人永隔。 无外乎坟头埋在哪里而已。 因此妻子身体的康复,同样也是赵钱举愿意为兔子们卖死力的原因之一。 仗义每多屠狗辈可不仅仅是句玩笑话,朴素的劳动人民比起那些高阶人士要好打交道的多。 作为赤县城驻点的总负责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施泽鸿宁愿和这些底层人民天天见面,也不想和魏府那些明明菜的要死却要假装心思深沉的支脉宿老打交道。 随后他继续问道: “赵兄弟,我看档案上面的记录...你的妻子王巧云曾经是东临城某家酒楼大厨的女儿,烧的一手好菜?” 妻子的身份是登记时赵钱举主动汇报上去的,所以他此时也没觉得多奇怪,老老实实的答道: “没错,阿云她是东临城锦华楼王大厨的女儿,没逃难前还在锦华楼当过帮工的厨娘,手艺嘛...还过得去吧。” 说完赵钱举摸了摸脑袋,憨笑着道: “这次来工地之前阿云还和我说呢,她打算带弟妹去报名这次那啥纺织厂的招工,这样俺们家就有四份收入了。” 按照赵钱举一家人的夜谈商议,兔子们如今明摆着要在赤县城扎根了。 和后面来的这一万多流民不同,赵钱举他们可是见识过热武器威力的,自然清楚兔子们的实力。 如今放眼周遭千里,能有几个地方比得上赤县城安全? 所以他们家铁定也是要留在赤县城的。 但如果确定要在这里扎下根,许多问题就必须要考虑到了。 例如住房。 大莫界的房价虽然谈不上很贵,但由于户籍可以得到更优渥的庇护条件的缘故,价格上也绝谈不上便宜。 一个人打拼十年差不多才能攒下足够的买房钱。 兔子们给的搬砖待遇虽然不低,但想凭此短期内买房那还是很困难的。 毕竟真要那样的话,整个赤县城的经济体系就全崩了。 因此如今听闻有新的“工厂”要招工,绝大部分有家人在工地搬砖、吃到过红利的流民们举家一合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报名。 得知张巧云准备去报名募工,施泽鸿斟酌了一番,提议道: “赵兄弟,报名的事不妨稍后再考虑,我有个建议你要不要听一听?” 赵钱举闻言眨了眨眼,看上去对施泽鸿这种大人物会注意到自己的发妻有些意外。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点点头说道: “您尽管说。” 施泽鸿朝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心中感叹了一番这位土著的好运,问道: “你有没有想法...开一家饭馆?” 饭馆? 这下赵钱举是真愣住了。 他不由看了眼施泽鸿手中的翻译器。 会不会和之前的‘担子’一样,这又是某个神秘含义的代指? 担子的意思是给肩膀上增加重量,那么饭馆莫非是暗指出入的人多,要给他安排几房小妾充实人口? 而饭馆里各式各样的菜,莫非是代指什么样的姑娘都有? 好比如青菜般青葱碧绿的,或者如萝卜般水灵的,或者像芋头那样皱巴巴上了年纪的...... 甚至暗指口味独特一点,召几个同性的伙计也行? 想到这,赵钱举顿时有些急了。 虽然大莫界不禁止纳娶小妾,但他和妻子恩爱异常,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于是他连忙摆摆手,飞快的摇着头: “不行的施主任,这样不行的。” 施泽鸿:“?” 随后他很快反应了过来,意识到这个老小弟似乎又误会了什么,便解释道: “赵兄弟,你别多想,我说的饭馆就是字面意思,那种吃饭的地方。” 这次轮到赵钱举发愣了:“?” 接着施泽鸿抽出一张赤县城的地图,上面用大莫语标注着一些信息。 他伸手在地图上的某片位置圈了圈,解释道: “赵兄弟,这是赤县城的发展规划图,你注意到这几个点了吗? 这些点就是接下来城内工厂的场址,它们被统一安排到了城东,我们将囊括它们的区域称之为耒耜工业园区。 具体方位在这里,这一大块都是,其中主要厂区的出口也就是大门在这儿.....” 前文提及过。 这次兔子们的耒耜计划一共运抵了包括纺织厂、自行车厂在内的数条生产线,准备按照七十年代的经验来波异世界的二周目通关。 这些工厂旨在安置赤县城的流民群体,将其转化成富余的劳动生产力。 而目前除了农机厂外,其余的几家工厂已经调试完毕,正式开始招工了。 王巧云此前想去报名的便是纺织厂。 同时考虑到流民工们急需资金缓解生活压力的情况。 兔子们与魏府商议了一番,决定将在开厂初期对工资以日结的方式发放。 起码先把流民的温饱解决了。 等城内民众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并且兔子们的公信力足够高后,工资将再采取周结或者月结的方式发放。 由于目前兔子们暂时的资源倾斜,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赤县城的流民阶层很快就可以达到温饱线。 施泽鸿便是以此为施行基础提出的建议。 不过赵钱举对于这种大方向的方针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领悟,因此施泽鸿换了一个更直白的说法: “赵兄弟,我先和你说一个数字: 这次我们几个厂总共招募的工人数量不会低于一万名,并且男女不限。 你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如此庞大的工业园区,如果在厂区门口开上那么一家小饭馆... 你想想这会是什么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