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新年好
文仔即是斌仔的一个哥哥,是特警。 至于惠姨口中的‘阿峰’,边豫南也认识,是文仔在特警部队里的好友,家住另一个村。 还有俩哥们一个在部队里生火做饭,一个不知道在哪里干缉毒警察,过年估计都是批不到假的。 边豫南在惠姨家坐了一会儿,原想打个红包给斌仔,但没见着他人,把红包交给惠姨后,便带着谢潮在村子里转悠了起来。 逛了一圈,兜里的红包不知道是多了还是少了。 反正这个年拜下来,听到最多的都是邻里乡亲善意的询问,问他和姜瑜曦什么时候结婚。 这事儿不急,至少现在不急。 每当边豫南被阿姨催婚之时,谢潮就幸灾乐祸地一边吃零食一边笑。 结果走到村里最喜欢帮人说媒的阿姨家,阿姨问完边豫南,看见谢潮站在一边,又把他给拉了过来。 谢潮愣了愣神,随后阿姨就直接问他有没有对象,要不要她帮忙介绍一个—— 咱们村的,隔壁村的,隔壁隔壁村的姑娘个个都温柔漂亮又能干,生孩子的事儿,生五个都不在话下。 这可吓得谢潮落荒而逃,连零食都不蹭了,一边道谢拒绝一边拉着边豫南跑路。 等走到宏叔家院子里时,李愚的车已经停好,几个人在帮忙搬着东西。 两人刚想开溜,就被宏叔逮了过去。 “好好干啊,完事儿给你俩包个大红包!”宏叔笑得非常和蔼。 “那不行,先包红包再干活。” “啧。”宏叔毫无架子地掏了掏耳朵,鄙夷地看了看他俩,“年都不跟你叔拜一个,还想要红包?” 边豫南和谢潮一听,立马拱手,换上一副笑脸,喜庆得很。 “宏叔!新年好啊新年好!恭喜发财!新的一年手气红红火火旺上加旺啊!” “哎对,新年好哈哈哈。” 边豫南的贺词算是说到宏叔心坎里了。 他立马笑着从兜里拿了两个红包出来,满意地拍了拍两个小伙子的肩膀。 收了红包,办事儿的劲就更足。 看见李愚过来了,谢潮便问。 “这买的都是些啥,好沉。” “麻将,扑克,牌叶子。” “就这些?这可有二十多箱了吧?” “还有电排插什么的,顺便买了几滚炮仗。” 李愚顿了顿,又说道:“来了记得进屋拜个年,我等会儿再去拖板家,你俩新年好啊。” “新年好。” “嗯,我先去别家拜年了。” 大年初一,最大的事情就是走亲访友,拜年叙旧。 当代年轻人大多不喜欢拜年,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麻烦,挤占了好不容易空闲出来的休假时间,从初一忙到初五又好像什么事都没做。 只能说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市化使得邻居概念越发模糊,人们居住在一个小区,或许是在对门,或许是在相邻的楼层,但也可能几年下来,互不相识。 年轻人看淡亲戚的概念,除了父母兄弟关系,必须要分出精力维持的几个朋友关系外,很难再有精力维持其它关系。 拜年的意义在于,让熟悉的人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见面,说上几句话,不让联系断开,不让关系生分。 让对亲戚关系没什么概念的年轻人,跟着父母跑来跑去拜着年,到了地方又说不上话,只是换个地方,换个沙发躺着玩手机。 那肯定无聊。 边豫南倒挺喜欢过年时走家串户去拜年的,图的就是个热闹,大家围坐,聊聊天,互道几声新年好,这就是过年的氛围,这就是年味。 …… 走了一个上午,村子里就只剩几家没去。 边豫南回到家时,姜瑜曦已经醒了。 只不过当边豫南看向她时,她一直低着脑袋,小脸红扑扑的,似乎还有些酒后的迷醉感。 “还要续杯不?”边豫南打趣道。 姜瑜曦把头扭开,哼哼唧唧了半天,就是不回话。 楼下传来老妈的声音,今天大年初一心情不错,特地亲自下厨。 红烧里脊,千叶豆腐,海带排骨汤,擂辣椒皮蛋。 刚来了不少客人,地上满是瓜子壳。 姜瑜曦主动动手打扫了一番,得到未来婆婆赞许的眼神,随后得意地瞄了边豫南一眼。 边豫南一愣,思索着她这个眼神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随后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伸出手,在姜瑜曦头顶薅了薅。 “干嘛呀!”姜瑜曦恼怒地拍开他的手,奶凶奶凶地瞪着他。 边豫南一脸无辜。 “我还以为你跟我要表扬呢。” “谁要你的表扬了,臭笨蛋,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弄好的发型!” “发型?”边豫南狐疑地打量了一番,“这不就是正常的散发吗?” 姜瑜曦:“……” 许晚云:“……” “你怎么跟你爹一个德性。” 许晚云白了自家笨蛋儿子一眼,夹了一块大排骨放他碗里:“赶紧吃饭,下午去镇子上买点牛rou回来。” “买牛rou干啥,前几天杀猪家里不是还分了几十斤rou吗?” “牛rou和猪rou能是一个味道不?我在网上看了教程,晚上给你们弄个陕西牛rou面试试。” “别吧!”边豫南和边哲明脸色同时变幻。 “怎么了,又没毒死你俩,反应这么大干什么?”许晚云眉头一挑,嘴角挂着微笑,眼中却有隐隐的杀气。 “没什么没什么,买,等下就去买。” 吃过午饭,去剩下的几家拜过年后。 边豫南带着沉重的使命来到镇子上。 此时正是阳光灿烂大下午,镇子的市集里已经摆了不少摊子。 镇子附近的几个村子规模都不大,村民们上午拜完年,下午就早早地来镇子里摆好摊。 不少收了红包,兜里鼓囊起来的小孩在市集里穿梭着,蹦蹦跳跳地,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拿出整十整百的票子。 往往也就这种时候,他们才会如此潇洒。 边豫南牵着姜瑜曦的手走着。 阳光懒懒洋洋地洒下来,带来一丝暖意。 再过些时日就到了草长莺飞之时,令人向往的春天就快来了。 虽然一月的尾巴还没过去,但姜瑜曦已经开始期待春天,心里计划着和边豫南一起在馥郁芬芳开满野花的青草地野炊一次。 虽然之前几次也算是野炊,但那都是在他们钓鱼的河边,除了砂砾就是石头,草地也非常稀疏。 “师傅麻烦帮我拿一串大的。” “好嘞,给,保证是又大又甜。” “谢谢。” 边豫南买了串冰糖葫芦,剥开纸衣,递给姜瑜曦。 “喂我吃,我腾不出手。” “???” 边豫南看了看她两只手,满脸问号。 “哎呀,右手要拿手机,左手要牵你的手嘛,喂我吃,快点快点~” 边豫南翻了个白眼,但姜瑜曦却笑着张开了嘴,露出两排洁白小巧的牙齿,笑嘻嘻地看着他。 “嗷~” 姜瑜曦一口咬掉一颗冰糖葫芦,还特地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边豫南扯扯嘴角。 你以为你这样很可爱吗? 确实。 挺可爱的。 两人走在路上,姜瑜曦吃完一颗,就捏捏边豫南的手心,随后从他手里的葫芦串上咬走一颗。 有时贪吃,一口气咬两颗。 塞得左右两腮都是鼓鼓的,再瞪大个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边豫南,神态颇为可爱。 见边豫南多看了她几眼,她就会眯起眼睛,咯咯娇笑个不停。 边豫南不看她,她就会一个劲地捏边豫南的手心。 如果他还是无动于衷,姜瑜曦就放大招,蹭蹭蹭绕到边豫南面前,看着他的眼睛,小脑袋左右摇晃,直到边豫南无奈而宠溺地笑起来才肯罢休。 “你是怎么都安静不下来啊。” “为什么要安静,我很吵吗?” “不吵不吵。” “那你为什么这么说,我笑得很难听吗?”姜瑜曦不依不饶。 边豫南偏头看她,她也挑挑眉头看回去。 “很好听。” “有多好听?” “仿佛银铃一般。” “咦~你是想说杠铃般的笑声吧?” “没,我认真的。” “真的?” “真的。” 能想出‘银铃般的笑声’的人,一定是非常温柔而有才华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字。 边豫南对网络上那些恶搞没什么感觉,并不能影响在他心中这个比喻的美好。 姜瑜曦的声音很好听,沙沙甜甜,可每当边豫南想要形容出她的笑声时,总想不到合适的词语。 如微风拂过银铃,叮泠作响,胜过山石之间溪流轻响,宁静美好。 正是如此。 “哼哼~相信你。” 姜瑜曦黛眉舒展,松开牵着边豫南的那只手,双手背在背后,低头看着地面一步一步地走着,嘴角勾起一抹美好的弧度。 边豫南笑了笑,去牵她的手,却只牵到了她的小手指。 随后她慢慢地把手指搭过来,最后与边豫南十指相扣,悄悄用了点力。 边豫南也微微用力握了握。 两人步行至周应才的宠物医院,本想也和他道声新年好,但却只看见紧闭的卷帘门。 在群里问了一声,才知道他去了隔壁村子跟亲戚拜年。 改道去菜市场里买了五斤牛rou,随便老妈怎么霍霍都足够。 两人又在镇子上闲逛了一番,最后才骑着摩托车回家。 …… 当一碗颜色深沉的面端上饭桌时。 边豫南的脸色也变得深沉起来。 他知道。 在座的各位都难逃厄运。 边哲明机智地打了电话说带着姜芸在宏叔家吃饭,还说什么,实在是宏叔太热情,他们难却盛情,只好留下来吃晚饭。 于是原本留给边哲明和姜芸的牛rou面,又均摊给了边豫南和老爹。 “怎么样,味道如何?”老妈一脸期待地看着饭桌前的三人。 姜瑜曦脸上挂着豪不做作的真诚笑容,带着满足,道:“很好吃!” 边豫南和边老爹暗暗说了一声“佩服!”。 “你们两个呢?” “咳咳。”被许晚云硬生生拖回来的边老爹咳嗽一声,发扬几十年锻炼出的演技,“好吃,很好吃!” “真的吗?” “真的。” 许晚云笑眯眯地道:“那就多吃点,我特地给你多留了一点。” 边老爹:“……” 随后许晚云又看向她的好儿砸。 只见边豫南低着头,一句话不说,夹起一筷子面条塞到嘴里,还没嚼两下,就又夹起了苗条,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 许晚云甚是满意。 拿起手机,擦了擦手,随后道:“我去桔子家打牌了,你们记得把面吃完啊。” 没有人回话,空气中只剩下哧溜哧溜的嗦面声。 许晚云满意地出门。 本着早吃完早解脱的想法,边豫南几乎是头都没抬过,飞快地吃完了两碗牛rou面后把碗端起往厨房一放,光速逃离现场。 姜瑜曦碗里的分量本来就少,也很快就吃完了。 于是偌大的饭桌旁只剩下边老爹一人孤伶伶地接受来自老婆的降维打击。 许晚云做菜是非常好吃的。 这毋庸置疑。 但她也喜欢看网上的攻略,搞各种各样的“美食”。 那些特色美食都有独特的配方,网上公布的配方或许有详细的配料比例,但许晚云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习惯…… 美食视频里说到配料比例,分量这些的时候,要么说“某某若干,某某适量,某某少量”,但具体多少无从得知。 这个时候,许晚云就会按自己的喜好决定配料的分量。 如果美食视频里说“某某30克,某某15克,某某40克”这类精确的数值时…… 许晚云就会懒得测量,拿个勺子垫一垫估量一下重量,觉得没有问题就加进去。 坐在电脑桌前大口大口喝着快乐水的边豫南回想起刚刚那两碗面的味道,心疼了好一阵子自己的舌头。 绝对是花椒放多了,绝对! 舌头都麻了,而且还有一股很重很重的八角味,尤其是碗里的牛rou,一口下去,只有香料味,没有牛rou味。 老妈的死亡美食。 姜瑜曦也好不到哪里去,她虽然只吃了小小一碗,但碗里的面和边豫南吃的是同一种面。 这会儿两个人关在空调房里吨吨吨了半天,才把舌头抢救过来。 “太可怕了,这真的是咱妈煮的面吗……”姜瑜曦满脸都写着‘劫后余生’四个大字。 “是的,不用怀疑。” 边豫南道。 同时默默在心里说了一句:某种意义上,你俩是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