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玄幻小说 - 猎人与轻骑兵在线阅读 - 7 猎人与轻骑兵

7 猎人与轻骑兵

    “你们说,今天真的是那个黄……黄老鼠让穆淡来替他道歉的吗?”叶芮阳在食堂饭桌上问。

    “人家叫黄敏学。你就不怕他又突然出现在你背后?”

    “老鼠嘛,从哪里钻出来都不意外。”

    “要是他爸在你背后一站,看你敢不敢这么称呼他。”

    相声又开讲了。

    “我觉得黄老师挺好的,上课讲得好,从来不拖堂。上班会课也有意思。好像还会打篮球?”米乐说。

    除了明明,我们都是二班三班的,这一点大家一致同意。

    “我觉得穆淡和他的个性差得蛮大的,两个人关系还这么好,也挺难得。”明明说。

    “性格不同正好互补嘛,是吧?”叶芮阳又在征询别人意见了。然而这只是个习惯,他心里早就有了肯定的答案。

    “你和川哥互补吗?”米乐问。

    “我说的是朋友,父子之间可不是这样的。”

    这两人每天的最大乐趣就是轮流当对方的父亲吗?

    米乐用胳膊肘悄悄捅了下我:“我们俩好像还挺接近的吧?”

    我笑了笑。

    “你们说,要是我们真的进了校队,黄敏学成了我们的队友,你们能接受他这种风格吗?故意找犯规、挑衅,还有点小动作……”明明问得挺认真的。

    “我都行,没什么人不能当队友的。”川哥第一个表态,“当然叶芮阳就难说了,主要是他可能进不了校队。”

    “去死吧。”

    “谁去死?我还是他?”

    “你们俩都去。”

    “所以叶老大你不接受他?”我问道。

    “没有啦。他要是我这边的,我估计还挺喜欢,这是实话,毕竟他都是针对对面,不像某些落后分子,出于嫉妒,只知道对我打击报复。”

    张涛涛说他没什么意见。

    “我觉得他挺有斗志的,就像穆淡说的,想赢。我老爸总说我有点软,动作不干脆。今天算是被他抓住弱点了吧。我爸还挺喜欢那些强硬而有心气的球员的,哪怕有点脏他都不在意。”明明耸了耸肩,“我是真脏不起来,也不会表演。”

    “早知道会送点,干脆就连人带球一起铲了。”叶芮阳说着,看大家没什么反应,尴尬地笑笑,“好吧,开玩笑的,我都不太会铲球。”

    “他专注弹吉他的话,我会更喜欢他的。”米乐的回答倒挺有意思。

    也不知道米乐踢球是什么风格?今天他拿着球鞋来了,没得到出场机会。下次应该跟叶老大说说。

    “所以柯柯呢?”叶芮阳来问我了,“我都承认了,真是的,很多时候真是立场决定态度呀。”

    我吗?没太想过这个问题。最初踢球纯属是弦弦带着我,一招一式都是他教的,我没有考虑过胜负的问题吧。兴许我最初只是想陪着他玩罢了,可能还跟他吵过,说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便非要拖着哥哥一起。他说什么来着,好像是希望跟我一起战斗?对,大概是的吧。踢球似乎成了兄弟间的事,他想要我们俩一起,于是我就去了。一起战斗,是输是赢倒没那么重要?他可能确实是挺想赢的吧,经常拼得一身伤,还得我帮他涂碘酒。

    如果我不在场,他就不想赢吗?应该不会。或许是他想和我一起赢。至少和他在一起时,我渐渐开始这么想了。

    想起来了,有一次比赛,真的有对手在他带球时飞铲过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所有比赛都是禁止铲球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铲球往往会伤到人,更有甚者可能以铲球为名报复对手,听说在职业球场上这样的例子也不罕见。那是一个恐怖的场面,我看到弦弦被铲得飞起来,像被疾驰的车撞到,随后失控地落到地上。虽然事后他说是为了躲避而跳跃,可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宛如抽空的河床。大家都愣住了,甚至包括铲人的对手,而摔倒的弦弦却立即爬起来,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独自去追往前滚的球。这是一套过于完整和果决的动作,以至于没有任何衔接,似乎他在空中时就准备好要起身继续追球了,甚至不像考虑过自己会受伤或爬不起来。

    裁判这时才吹停比赛,对铲人者出示红牌。而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想到要冲上前去。于是,我推了他一把,大家都聚过来拉架……

    赛后他来我们这里道歉,说自己只想争球,不想伤人,脑子发热了。在这之前他已经被教练骂哭了。

    我不接受道歉。

    “我不接受。对不起。这不是真的想赢或者强硬。”我觉得我说这句话时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点犹豫。

    “欸?看来柯柯你很‘理想主义’呢。”叶芮阳有点惊讶。

    “什么叫‘很理想主义’?”米乐问。

    “就是有点不知变通?我常听大人这么讲年轻人,有时我也被这么说过。比如说吧,我看了这么多足球赛和篮球赛,有不少球员就不‘理想主义’。他们像黄敏学那样,为了赢球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就是非常合理地利用规则,钻规则的空子。故意造犯规,挑衅对手,让对方情绪失控,在身后搞小动作……可能会有人很不屑这些手段,但如果这些球员获得了冠军,就不会有太多人记住他们的行为,或者会觉得他们干得好呢。”

    “那多没意思啊。”张涛涛说。

    “可现在的体育赛事就是非常功利的。拿到了冠军就拥有一切,拿不到就什么都不是。很多球队都有一两个‘恶人’、‘打手’吧。有谁会记得每年的体育道德风尚奖给了谁?大家只知道冠军是谁。所以说自古决赛无名局,近些年好多关键比赛都踢得非常难看甚至肮脏,冲突不断。似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比赛精不精彩、球员有没有球德了,而是自己支持的球队能不能取得胜利。如果把胜利放在第一位,其他事情就都不再重要了。”

    “是的。怪不得我爸说校园体育还纯粹点。”

    “如果一个球员始终是一板一眼遵守规矩的,可能就太僵硬了。比方说,裁判做出了对我方有利的误判,我是决不会指出这个错误的。”

    “但我还记得,我爸跟我说,有过几个球员,他们故意踢丢了裁判误判给己方的点球。体育精神在现代仍然是存在的。”

    “是的,大部分运动员都有底线。但有时候,只有处于领先或优势位置时,他们才会显现体育精神或者绅士风度。如果在决赛上,我们急于追平比分,我想真的很难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不全是这样吧?”

    “你听他胡吹,先进校队,再说什么决赛不决赛的吧。”

    “没错。大家都是有点私心的人。但出于自私占了便宜,还去嘲笑那些不那么自私的人迂腐刻板,我是不接受的……”

    “不是这个意思。我很佩服那些有信念的人,他们都是好样的,世界上应该要有这样的人,但我自己确实做不到。你想想,现在有多少球队会毫无保留全力进攻,只为踢得精彩,取悦观众,而不在乎成绩?要是踢得好看但赢不了几场,估计球迷都不买单吧?更多人愿意难看地赢,而不是精彩地输。我们得向现实低头的……”

    “嚯,你这话说得跟你爸挺像嘛。”

    “拉倒吧,我才不像他呢!”

    “你要是真向现实低头了,就不该在这乱吹。赶紧去好好学习,别整天想着看球踢球,不务正业。你现在思想上还停留在暑假,基础知识还不牢靠,动力不足,再这样下去……”

    “你别学我爸说话!”

    “所以老大,你觉得自己和黄敏学是一类人吗?”沉默了半天的张涛涛问。

    “我比他有底线好吗?你看我主动挑衅过别人?”

    “得了吧,说得多好听,你是有这个贼心没这个贼胆……”

    大家还在讨论着。“理想主义”,我这周参加文学社活动时又听到了这个词。

    “……我们看到幻想与现实有巨大的差异。高贵英俊的骑士是个骨瘦如柴的糟老头子,戴着盆子以为是头盔。挺拔神骏的坐骑是一匹羸弱不堪的老马,优雅礼貌的侍从是个满口土话的村夫,骑士美若天仙的心上人是个养猪的悍妇。骑士小说有什么,塞万提斯就写什么,但全都变了味,或者说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原本的样子。因此,不难想象堂吉诃德为什么会被人当成疯子了,他脱离了现实,活在幻想中。

    “但是,我们应该嘲笑他吗?德国诗人海涅在小时候读这本书,乐得不可开交。中年以后,他历经坎坷,重读此书,竟泪流满面,将堂吉诃德视为英雄。小说确实有很多滑稽的成分,但主人公的荒唐古怪背后同样有一种高贵。塞万提斯写完第一部小说后,有人进行了续写,把堂吉诃德写成一个愚蠢的小丑,这是作家不可容忍的。堂吉诃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他坚信的公平与正义而战,即便头破血流、身负重伤都在所不惜。他冲向风车的时候是光荣而义无反顾的,在他看来那就是巨人,即便如此也毫不退缩,将生死置之度外。屠格涅夫说,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是人性的两极,前者代表怀疑,后者代表相信。哈姆雷特是利己的,所以犹犹豫豫,缺少行动的意志。堂吉诃德是利他的,所以坚定不移,即便四处碰壁也从不放弃,不会怀疑自己的理想。因此,那个和堂吉诃德气质完全不搭配、非常现实、一点幻想细胞都没有的侍从桑丘潘沙不愿意抛弃自己的主人,反而越来越坚定地追随他。堂吉诃德虽然脱离实际、有点可笑,却也值得我们敬佩。谢谢大家!”

    不算上周入社的自我介绍,这是“加萨多尔”文学社的第一次正式活动。每周前半节社团课由一位同学推荐一部作品,大家提问,老师点评。后半节课是一些其他的活动。

    “所以,塞万提斯是肯定骑士精神,还是否定骑士精神呢?”我问。

    “很好的问题。”周老师说。

    “嗯?我觉得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荐书的同学回答。

    “有时候精华和糟粕很难拎得清吧?我倒觉得塞万提斯是想彻底毁掉骑士小说,因为它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注定被历史淘汰。但是他在嘲弄骑士小说的过程中,好像又把骑士最宝贵的精神延续下来了。我不知道塞万提斯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毕竟我没看完两部小说。”jiejie说,“但是,我觉得还是很讽刺呀。一个真正彻底贯彻了骑士精神的人,在现实中只能是一个疯子,一个被大家嘲笑玩弄的对象。那不正说明历史上那些光鲜亮丽、高高在上的骑士和贵族都是假的?全是骗子,根本没有高贵的精神,打着道德的幌子,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

    jiejie这话让我有点莫名不高兴。

    “不一定吧。即使很少,我觉得也有那么几个真正有理想又有品质,而且没疯的人。”

    “比如呢?”

    我一时说不出,毕竟脑子转得实在没有她快。低头看手心时,回想起那首诗。

    “文天祥是不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我说的是外国……”

    “当然是。佩韦同学,后面的你还会背吗?”周老师听到我这么说,似乎有些期待,打断了jiejie。

    我摇头说就知道这两句。但周老师还是表扬了我,并告诉大家这是文天祥的《正气歌》,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多背背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好的。

    和上周相比,这次活动好像没有多“轻盈”,不过也挺不错。

    下课了,又是一个周末。我想把带的书和笔记本放回教室再去吃饭,在班级门口,我遇到了穿着球鞋的叶芮阳。他问我为什么没去校队试训。

    我这才知道足球社就是校队,更不知道想进校队得先加入足球社。他说没关系,今年招新还没招满,门将只有一个新人。

    不用问都是知道那是谁。

    “黄学敏去了吗?”

    “人家叫黄敏学。去了,他和穆淡都在。”

    有点糟糕。但我还是打电话给jiejie,问她怎么转社。

    我其实挺喜欢文学社的。开学第一周选社团,我直接被jiejie拖到了文学社,那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社团。表姐说文学社是限制人数的,周老师的社团从不超过二十人,全校六七百人呢。

    文学社的名字很特别,叫“加萨多尔”(Cazador),像个欧洲球队的名字。第一堂社团课上,社长说她当年入社时云里雾里的,随后向我们介绍了社名的来历:“加萨多尔”是二十年前创立社团的前辈们起的,是西班牙语,有很多含义,其中一个是‘猎人’,另一个是‘轻骑兵’。因此我们的社团刊物就叫《猎人与轻骑兵》,社名则沿用了下来。但要是叫“猎人与轻骑兵文学社”可就太长了,人家看了说不定会以为是射击队或者保卫处呢。

    社团的指导老师周老师说接手这个社团时也因为它的名字而有过困惑,但她认为我们的前辈起的名字是非常好的。她举了好几个例子,先是一个叫卡尔维诺的意大利作家,他在哈佛大学讲学时,第一讲就是谈文学中‘轻盈’的属性。周老师说“轻盈”和“轻骑兵”这个名字还是很配的。此外还有个叫吉奥诺的法国人,他写过一部叫《屋顶上的轻骑兵》的小说。而一位优秀的猎人需要探索、精准与恒心,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就写过《猎人笔记》,而那位写了《老人与海》的硬汉海明威更是在非洲狩猎过狮子。猎人的精神同样是作家需要具备的。周老师说,谁要是有了猎人与轻骑兵的品质,他在生活中一定会是个非常有趣的人。[1]

    “你就要轻盈一点哦,别整天发呆。”表姐听罢用胳膊肘捅了捅我。

    社长和老师讲完了,便请每位同学做自我介绍,谈谈自己来文学社的原因,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作品告诉大家。大家一一发言,来社团的理由不外乎是对文学的热爱。他们提到的作品也是初中生们基本读过的那些,《鲁滨逊漂流记》、《夏洛的网》、《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等。

    “我最喜欢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坐jiejie前面的女生说,她和我是一个班的,也许不是,我记不得了,“我很喜欢保尔柯察金。”

    我也很喜欢保尔,因为我弟弟在球场上的绰号就叫保尔,他把这个外号(Pavel)印在球衣上作为他的名字,原来还想印俄文的,但是网店没那些奇怪的字母。他之前印的是Bow(Bowstring太长了,也有点拗口),读起来有点像保尔,于是小伙伴们就这么称呼他了。

    “你喜欢冬妮娅吗?”表姐忽然问了她前面的同学。

    “喜欢。可惜冬妮娅没和保尔在一起,不然我会更喜欢她。”

    “也没什么遗憾的,冬妮娅和保尔在一起可能不一定很幸福。”

    “同学,你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我们接着聊。”

    “大家好,我是初一十四班的学生赵……”

    “我还没有最喜欢的书,因为读得书还不算太多。最近我读的是契诃夫的小说,感觉《带阁楼的房子》和《主教》写得很好。”

    “契诃夫我也读过,《万卡》、《变色龙》,他好会写短篇小说呀。”那个女生接道。

    “你觉得《带阁楼的房子》好在哪里呢?”周老师问。

    “有诗意。”jiejie说着,又“肘击”了我一下,“好啦,该你了。”

    “大家好。”我站起来,大家都愣了一下,周老师朝我挥挥手说不用站,坐着说。

    刚刚大家都没站呀,你又走神了。jiejie没说什么,但她的目光告诉了我。

    “我是初一三班的柯佩韦。来文学社,是因为……因为她逼我来的。”我用脑袋让大家知道是谁做的好事。

    “不用怕,你可以走了。”周老师说。

    “不不不,我还是很乐意呆在这里的。”我连忙摇头,感觉玩笑开大也开错了,jiejie还瞪了我一眼,“我最喜欢的书是,是……《追忆似水年华》吧。”

    “啊?”jiejie的目光顿时换了。

    “嗯?佩韦同学读过这部小说吗?它有几卷呢?”

    “应该有六卷?不对,不对,是七卷!没错。”我想起来了,我和弦弦在书店一起数过,“我没有读完,太长了,只读了第一卷的第一章。第一卷好像是叫《在斯万家那边》?”

    “一点不错,七卷,第一卷就是《在斯万家那边》。”我觉得周老师是很赞许地点了头,“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呢?是不是觉得提这部小说会显得很与众不同?”

    “也不是……我觉得它有点难懂,或者我也没太看懂。但是光是把作者写的东西朗读出来,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行走,沉到大海或者浓雾里一样。有的地方读过了以后还有点莫名其妙地想哭,或者想自己也赶紧去写点什么,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作者写的生活我没怎么经历过,但是读了以后,觉得自己有时候会有跟他一样的感受。”

    不知怎么回事,我讲了一大堆话。

    “非常好。我多说两句,《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普鲁斯特从小体弱多病,有严重的哮喘,因此非常敏感,受不了灯光、异味和声音。他甚至很难像我们今天这样坐在图书馆的小会议室里晒着太阳谈文学,而是整年整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去写《追忆似水年华》。其实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意译的,直译的话是《寻找失去的时间》。小说开头就是主人公躺在黑暗的床上回忆童年,痛苦的作家想用写作找回往日的美好,以求战胜死亡与遗忘。”[2]

    “人真的能战胜死亡吗?”我问道。

    “你读完了这部作品就会明白的。”老师微笑着,“不过,不一定非得读完它。小说太长了。生活是丰富的,你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

    真的吗?可是时间过去了,还能留给我什么呢?也许只是一地散落的碎屑。

    “我的笔名是梅塞德斯(Mercedes),不过和汽车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这个名字。大家可以叫我梅梅。我最爱的作品是《小王子》,因为它的插画很好看……”

    后面的同学还在自我介绍,我的思绪飘到别的地方去了。

    [1]卡尔维诺: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等。19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通向蜘蛛巢的小路》。20世纪50年代起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写作小说,或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或讽刺现实的种种荒谬滑稽。代表作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骑士》(“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以及《看不见的城市》、《宇宙喜剧》等。他还搜集整理了《意大利童话》。

    吉奥诺:让·吉奥诺(1895-1970),法国作家,龚古尔文学院院士。他的创作在继承了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受到卢梭回归自然思想和司汤达再现历史事件手法的影响,因而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吉奥诺早年的作品以“潘神三部曲”为代表,歌颂山川草木,描写朴素的农牧民,具有浪漫的抒情风格。二战后,他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作品偏重于客观记述,以“轻骑兵”史诗系列为代表。

    屠格涅夫: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享年61岁。

    [2]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普鲁斯特自幼体弱多病,生性敏感,富有幻想,10岁时得哮喘病,拖累终生。中学毕业后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法律系,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深受影响。在写作《让·桑德伊》和《驳圣伯夫》的同时,普鲁斯特构思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从1906年开始写作,到1913年,全部布局轮廓已定,分7大部分,共15册。1919年获龚古尔文学奖。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逝世前将作品全部完成。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女逃亡者》(1925)和第7部《重现的时光》(1927),是在作者死后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