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消息传来,刘协谋划
在权衡利弊之后,刘协终归是没有采纳董承的建议… 许都城中,不知何时忽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在凛冽的北风之下,将许都城里里外外染上了一层银色。 有老人依着栏窗,暗自喃喃道…这是老天看不得丞相府的嚣张跋扈,在为孔融…以及被擒拿的官员鸣冤。 也有人在天色初名之时冲出了院门,狠狠捧起了一大把白雪,高高举起…大声的说着来年又是一个丰年… 风雪虽大,依旧挡不住许都百姓看热闹的心… 也不知何时,也许是成千上百的甲士涌入大狱的那一刻,许都城渐渐传开了丞相要斩杀前日所擒乱党的消息… 邻里街坊,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数人、数十人,渐渐汇聚了成了道道洪流,朝处刑台涌去。 夏侯渊终归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在曹cao默认中…担起了监斩官的大任。 “将军!时间差不多了!”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终于从一旁走了出来,缓缓踏上了监斩台… “兹有诏令…不思君恩,勾结凉州贼子…犯上作乱,…今以斩首,以儆效尤…” 在一名小吏高声念完由丞相府拟出的诏令之后,数以百计的甲士押着一名名官员从两侧上了断头台…只待夏侯渊一声令下。 “午时三刻已到,斩!!!” 监斩台上,夏侯渊的目光从张平…一众官员的背影上一一扫过后,手中的监斩牌轻轻一抛,扔向了空中… “噗嗤…” 在闪着寒芒的刀锋之下,一道道斗大的头颅冲天而起… 无数的血液在染红了断头台后,渐渐汇聚成了一道道小溪…向围观的百姓蔓延而去… 看着断头台上犹如修罗地狱般的景象,无数的许都百姓心中自有悲愤…但更多的却是畏惧、惊恐。 眼前的局面…就是惹怒丞相府的下场。 惹谁莫惹丞相府…渐渐根植到了众人的灵魂之中。 特别是那些心向汉室,被各大世家、士族暗中派来的探子,瞅着眼前这血淋淋的一幕,心中不由多了些许迟疑… 为了日薄西山的汉室,冒着被灭族的风险去得罪曹cao…真的值得吗? “父亲…你死的好冤啊…” “夫君…你走了,让我们孤儿寡母该怎么办…” 在处理完那些官员之后,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夏侯渊领着近千将士从处刑台离去… 随着夏侯渊这一走,那些在无数刀兵压迫下不敢吱上一声…官员的家眷,再也止不住眼中guntang的泪水,失声大哭了起来,在无数百姓的沉默中,一步一步的走向断头台… 苍天…你可曾睁看眼,看一看这个人吃人的世道? …… 丞相府的屠刀,压得住皇宫那位,压得住心向汉室的官员,压得住许都城中的百姓…却压不住这个时代滚滚向前的大势… 在西门凌乱的马蹄声中,长安失守,凉州大军进军潼关的消息,如同一道狂澜…席卷了许都上下。 在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后,董承、伏完在第一时间选择了进宫,要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知正在陷入迷茫、仿徨之中的刘协。 马腾、韩遂若是能继攻下长安之后,一鼓作气拿下潼关,那时的汉室…复兴有望。 “陛下…陛下!!!” 宫中,伏完掂着衣衫在雪地之中狂奔,就连左脚的鞋子什么时候掉了,都未曾察觉到。 在刘协书房门口,董承、伏完二人一东、一西,再次碰了个对头。 不过相比伏完一副狼狈的模样,好歹有着炼罡实力的董承,却要好的太多… “两位国丈…这个时候来找朕,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若是…处刑台的事,朕已经知道了…” 也不知刘协究竟在书房中待了多久,打开门的刹那…忍住伸出左手遮在了眼前。 “陛下…大事!” “马腾、韩遂在数日前领军破了长安,如今率领大军正在迁往潼关的路上…” 听着伏完那上气不接下气的言语,董承撇了撇嘴…微微行了一礼,直接抢过了伏完的话茬,将所知道的消息告诉了刘协。 “什么!” “马腾、韩遂攻破了长安…” 听着董承话,刘协的神色微微一滞,在回过神来后,声音顿时拔高了几分。 “这道消息可曾证实?会不会是曹cao故意放出的迷雾…” 在曹cao以及曹氏文武手中栽了一个大跟头后,刘协显然还未从阴影中走出来… “陛下!这道消息千真万确,在前来皇宫的路上…臣见到程昱、曹洪这些人神色慌张的去了丞相府,定然不会有假。” “这么说…马腾、韩遂果真占了长安,正在攻打潼关的路上…” 在得到董承肯定的答复后,刘协身子一颤,眼神渐渐迷离起来。 在如今这种状况下,这道消息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啊! 至少,他…还有希望,这个大汉还有希望! “好!好!好啊!” “马腾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厚望!” 再次回过神来后,刘协紧握着双拳,踏着碎步在书房门口来回走着,神色中透露着几分难掩的激动。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见到刘协一扫两日来的阴霾,重新振作了起来,董承、伏完自然喜出望外,也顾不得满地的冰雪,当即跪拜在地长呼起来。 “两位国丈快快请起,快快起来!” “凉州大军若能破关,出兵中原…两位国丈居功至伟,当列首功…” 上前扶起董承、伏完二人,刘协嘴角挂着几许畅快的笑意。 “既然马腾、韩遂两位将军高歌猛进,我们也不能毫无动作,必须设法策应凉州大军攻破潼关才是。” 片刻后,刘协渐渐镇定了下来… 对于潼关的布置,刘协也多少有些了解,如今云集在潼关的大军,虽缺少粮草辎重,可这兵力…与凉州联军却在伯仲之间。 凉州联军虽骁勇善战,可要想在短时间内攻破潼关,绝非易事。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先进书房,再好好商议一番。” 不知是他们在书房外站的时间过长,还是刘协方才的笑声引来了关注…只见不远处的阁楼之间,渐渐出现了几道若隐若现的身影。 “国丈说的对,是朕疏忽了…走,进书房说。” 顺着伏完的目光望去,刘协的神色微微一沉。 多少次了,清洗了一次又一次,为何…这些曹氏暗藏的爪牙还是不能清理干净。 在刘协进了书房之后,董承、伏完先后走了进去…双手一合,重重的将书房的门关了起来。 “朕欲相助马腾、韩遂两位将军破关,两位国丈可有良策?” 书房内,刘协转过身来…一双剑目直直的看向了二人。 围杀曹cao,鱼死网破之举,不到临死的那一刻,刘协下不定决心。 可是…不报孔融之仇,不报今日枉死断头台上的官员之仇,他心中难安。 他已不愿再这样等下去了! 对于军事一途,董承远比伏完有发言权,更何况在这种紧要关头。 于是,在翻动了几下嘴唇之后,伏完很明智的选择了沉默,将发言权…交到了董承手中。 “陛下…潼关大军之中,有我们的人。” 斟酌了片刻,董承的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 那些人,可是他费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本钱,论忠勇…根本不是那些世家、士族东拼西凑送来的私兵能够相比的。 “有多少…” 快步走到董承身前,刘协的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 “如今在潼关十数万大军中,效忠陛下的将领有偏将童林,校尉王汤、卫昭…,陛下若要一搏,当可调集一万五千兵马。” “一万五千人…?” 听着董承的答复,刘协、伏完神色一怔,目光继而炙热了起来。 “没错,一万五千兵马!臣能向陛下保证,这一万五千兵马皆乃陛下死忠,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这一万五千兵马必定指哪打哪! 就算陛下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去死…” “国丈为了训练、安插这些人…下了不少功夫把!” “只要能帮助到陛下,付出再多的苦也是值得。” 在得到刘协的肯定之后,董承的面上浮起了阵阵笑意。 “有这一万五千大军,足够了!只要在关键的时候协助凉州联军打开潼关大门,失去了地势之利,以潼关如今的兵力,绝难与凉州大军争锋…” “话虽如此!可此事重大,若想在关键时刻给予曹氏致命一击,还需寻个稳重可靠之人…” “不知两位国丈可有推荐之人?” “陛下!臣以为这些兵马既然是由车骑将军暗中训练…车骑将军相比早已有了考虑,这人选之事,大可交于车骑将军去安排…” 不得不说,董承这突然露出的一手,确实惊的伏完目瞪口呆,下意识的将董承的段位往前挪了数步。 “既然如此,此事就全权交于国丈了!” 迎着伏完的目光,刘协不由微微一顿,在一番沉思之后,做出了决断。 “请陛下放心!董承定不会辜负陛下厚望。” 听到刘协的话,董承身躯一震,当即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