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重大事件!
如果真的能借助传国玉玺去凝聚和运用人道气运的话,不说太守令什么的,光是凝聚出那种特殊的能量粒子来让人皇剑气进一步强大……就已经足以让秦歌心满意足了。 当下,秦歌便继续仔仔细细的感受起那刚刚才从传国玉玺之上升腾起来的浩至极的气息了。 那气息之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难以言明的存在,但那东西却也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着的…… 甚至于,不只是气息,还有这一幕幕的仿佛幻灯片的图像存在,并迅速流转着。 当然,流转的仿佛幻灯片一样的图像,是只在秦歌的脑海中通过一种类似人道气运的东西共振出来的,而并非是真的就仿佛投影仪一样显现在传国玉玺的表面的。 静静的看着脑海中的画面流逝,秦歌却是微微凝滞起来。 华夏…… 或者说人类? 什么是人类呢? 什么又是华夏呢? 亦或者说,什么才是文明呢? 什么是人道气运呢? 当脑海中的一幕幕幻灯片一样的图文经过的时候,秦歌渐渐懂了。 第一个画面,在一片莽荒的世界之中,夸父逐,有着龙伯国血脉和防风氏血脉的人族分支的夸父,一步跨出千万里的距离,却是追逐着一只金乌而去,绝不停歇,决不放弃…… 第二个画面,帝女也就是炎帝之幼女死于海边,其魂升而化为精卫,却是执着至极的看了一眼海的那边,卷帘至极的看着海的那边,而后灵魂化作的精卫鸟其上灵魂力量勃发,旋即口携不死树枝,一根一根的朝着眼前的大海投入进去。 精卫填海吗? 不知为何,当在脑海中出现这一幕的时候,秦歌会从灵觉中感到一种预见的解释说明,这不是填海,至少不是现代华夏人熟知的那种填海。 而是炎帝幼女化作精卫,以她最后的灵魂力量去战那海底的神祗,去平两山之间的隔绝。 对的,两山之间…… 瞬息之间,秦歌便想到了山海界,脑海中更是浮现出了一个特别至极的词汇——九山八海十六荒。 精卫所填的便是九山八海十六荒之中的八海之一,她也绝不是真的想要填海造陆那样的去将这片大海填为陆地,她是在做最后的努力和战争。 而后,秦歌看到精卫所携的不死树枝落入了海中,在那一小节不死树枝落入海中的时候,整个海洋天翻地覆起来,比之故事里面哪吒闹海还要疯狂。 海水在浑浊,其中有骇然之物浮现,而那精卫却是渐渐失去了灵动,仿佛机器一样,开始了不休不眠的携不死树枝填海的举动…… 看到这里,秦歌心底微微触动。 可紧接着,第三幕画面浮现出来,天地一片沉,水火土风肆虐不休,人间仿若地狱,天空上有着巨大的神祗虚影在不可一世的俯瞰着整个世界。 而后,一个浑生物能量浓厚程度不下于百万年的男人悲愤的割开了自己的手腕,血红色的波纹从他全漾起来。 一种与当下的汉语语音不同,却不妨碍秦歌听懂的音调从那个男人的口中响彻。 “人族至今,一无量劫间,生涩无数,成万千血色,以此血色,凝聚人道气运……吾伏羲,今就人族皇位,始境即开!” 许多名词术语,秦歌听不懂,但华夏文字的表意,却是让秦歌虽然听不懂却能领会其中意思。 伏羲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人族在一个无量劫的时间中,死了无数人,才成就了万千的血色气运,而后以血色气运凝聚为人道气运,沟通天道,从而伏羲开始成为人皇,至于始境……秦歌就不太明白了。 而随着伏羲的这句话落下,沧海横流的大路上,在伏羲旁的无边大河之中,喝水陡然仿佛沸腾起来。 一种极致的,仿若大道的波动出现,随即,一个巨大的黑色的甲壳从河水中心浮现,那甲壳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最终出现了一只体巨大无比,起码有着方圆千里之巨的大龟。 而大龟的背上,赫然有着许多鲜明的闪烁着各色光芒的小点。 按其背上小点的排布,赫然便是华夏文化中最为神秘的河图洛书之一的河图。 其上小点按照中间五、十,右边四、九、左边三、八,上边二、七,下边一、六的顺序排列着的。 也是此时,伏羲子闪现到了龟背上空,龟背之上的五十五个各色小点便落到了伏羲手中,而后伏羲再度闪现离开,一下去便到了数万里之外的另一条大河之上。 而在那条大河之上,一头仿佛马一样的同样体高数百里长千余里的马出现,而马背之上,一张材质奇特的‘纸’一样的东西浮现。 那张纸被打开之后,赫然便是传说中的洛书的排布,同样是一些颜色各异的小点,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赫然是九宫格的形式,上边按照四九二的顺序排列,中间是三五七的顺序,下边则是八一六的顺序排列着。 此时此刻,只见伏羲一把抓起了那张材质奇特的东西,而后其手中之前收束的五十五个来自河图的光点散落那张之上。 “重定地火水风,演化金木水火土,定八方,天上天者乾,道中虚者离,道自满者坎,定风者巽,水中金者泽,雷炎者震,地藏者坤,戮没者金!” “既定八方,此界归人!华章其道,万世不绝!” 也是此时,一个巨大的光影一般流转的八卦出现了,这八卦出现在伏羲的脚下,出现在伏羲的手中,出现在整个天空,弥漫了整个世界! 八卦定八方,八方内土,皆为人土! 一种浩然莫御的力量波动开去,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颤抖,仿佛都在哭泣……而天空虚影之中的神祗,寸寸碎裂湮灭…… 画面却在此时再度一转, 神农尝百草,轩辕定域外…… 尤其轩辕定域外的时候,可以说是秦歌第一次真正的开始了解所谓的域外来客,可惜的是……在整个画面中他什么都没看见,只是灵觉感觉到了一些东西…… 再然后,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后羿,武庚刺天………… 一幕接着一幕。 一幕幕人道的过去标志件在传国玉玺的某种作用之下,一点一点的出现在秦歌的脑海中…… 司南,浑天仪,地动仪,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居然没有被录入…… 或许是因为直到宋朝的时候,人都不重视火药,也或许,是因为火药只会让人类走向歧路,所以并没有被收录在人道重大事件之中…… 但,纵观所有,却是没能看到西方历史中的那些事,也就看到了希腊赫拉克利特一次踏入不同的河流,屠杀了一具中位神,看到亚历山大在伊朗高原上被一具中位神杀死,看到了罗马的一位皇帝被一位上位神李代桃僵…… 至于西方那些神话,什么宙斯之类的奥林匹斯山神系,什么北欧众神,什么上帝耶和华……或许,那些都是神祗一方的存在罢了。 也就是说,白人在过去的人道发展中……什么都没有做过,他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当了神祗一千多年的奴仆。 唯一做过什么的希腊和罗马,却也真的如同秦歌之前所想以及李华堂考古研究的那样……罗马人和希腊人,真的也是黄种人,他们所用的楔形文字,是以仓颉造字的表意汉字的甲骨文为基础的朝着另外一个分支发展出来的。 而字母文字……则是依照神祗的文字进行改造出来的一种方便神祗断绝人类断绝传承的畸形文字。 一幕幕光影流逝, 秦歌的呼吸稍稍急促了几分。 人道气运? 原来是这样形成的人道气运吗? 是以人类的繁盛和壮大,以人心的凝聚而形成的,但人道气运却并非是天赐的气运,因为……经历了荒族、魔族、灵族以及龙凤二族和巫妖二族这七个世代之后,玄鸦开天留下的福泽已经彻底消散了。 甚至于,此方世界本源早就落入了神祗甚至是域外来客疑惑着那太渊的手中,于是,天道并不眷顾人族。 所以,人族的气运,是人类在一整个无量劫中的无数次反抗中以鲜血然就的血色! 血红色的气运,成就的人皇果位! 也是如此,人皇果位只可以人族自己削除,而不可能被其他种族,甚至不可能被所谓的‘大道’斩去。 因其血色…… 至于为什么是黑色呢? 人皇剑气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后来的故事了,一开始伏羲作为第一代人皇,也就是天皇的时候,凝聚的确实是血色气运,只是后来一代一代的提升,到了轩辕黄帝的时候,承载人皇气运的轩辕剑便展现出来的就是黑色的人皇气运了。 可惜西周伐纣的之后,人族自己削除了人皇果位,而后秦始皇帝重新凝聚人道气运,便只能是召唤出了天地间本来就一直存在的太阿剑,即人皇剑。 可那时的太阿剑已经没了足够的人皇剑气,秦始皇帝既然想要重新成就人皇果位,那便只能想办法重新汇聚人道气运。 而太阿剑的损伤,也注定太阿剑没可能,至少很难能在短期内如同轩辕剑那样同时承担起凝聚人道气运的作用,于是乎,传国玉玺应运而生。 也就是经过人类自我削除人皇果位之后,凝聚人道气运和人皇气运的,终究被分割为了两个东西。 当即,秦歌一手抓起传国玉玺,任由其中的奇特波动缭绕着穿梭在他的体之中。 而当传国玉玺与太阿剑里面的人皇剑气相互碰撞的刹那,一种奇特的律动出现了。 尸山血海漫漫浮现,仿佛整个世界都成为了炼狱。 无边血色笼罩大地。 这……这就是血色气运?这就是那所谓的一量劫的无数死亡换来的血色气运吗? 而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在感知到传国玉玺的作用和太阿剑的重要之后,秦歌大约也明白秦始皇帝为何会那么的迫不及待的搞事了…… 什么泰山封禅,什么灵渠修筑,什么阿房宫……这家伙分明是在发了疯的想办法想方设法的去搞出能凝聚人心人道气运的事,这是在迫不及待的想完整的拥有人皇果位啊! 可是……陛下,奇观误国啊! 秦歌缓缓收起了传国玉玺。 他也明白了,人道气运的凝聚,其根本还是人道气运本,是人类本的繁荣和强大,而不是单单一个传国玉玺就足够的。 传国玉玺顶多就是加大以及提高了对人道气运凝聚的效率而已。 想到这里,再将传国玉玺收好之后,秦歌再度私下查探了一番,并没有再在这深海之下的所谓亚特兰蒂斯找到其他东西之后,便微微有些犹豫起来。 这毕竟是上古九洲之一的溟洲的古文明的遗址,其中应该是有亚特兰蒂斯的一些遗产存在的。 不说别的,至少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技术……还有,那种流动金属的技术…… 但,这些都已经被业雷给飞灰湮灭了。 难道……再回到那个时间点去,再修改一遍过去? 仔细想了想,秦歌却是摇了摇头,科技方面的东西确实也不容彻底否定,但就目前来说,科技方面的造物确实意义不大。 即便是之前那让秦歌感到头疼至极的反物质,也是如此。 那反物质固然能让秦歌面对其难以下手,可那反物质也绝不可能伤得到秦歌,毕竟,秦歌要走的话,只需要一个逆向通灵就走了,甚至于他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脱离反物质的攻击。 姜雯来此也同样,一个空间幻影转换位置,反物质能追上去吗?张钊和兰德里德等人倒是有些难搞…… 可神祗亚当几乎可以靠着神火就完全无视这反物质了,毕竟反物质是对纯粹的能量以及纯粹的信息毫无作用的。 对于太渊来说,这种反物质梗就是一种可笑的存在了吧,对于那些天外来客来说……反物质又算得上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