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消失在迷雾中的人
牧箫微笑着拿出一块神石帮古乐戴到脖子上。 古乐握着那神石看了看,又将神石放到怀里。 “这次你可要保管好它。” “嗯。” 法姆见牧箫和古乐要走便走到空地处为他们祈福。 “古乐。” 布鲁恋恋不舍地走到古乐面前,手里还拿着一件土黄色兽皮衣。 “这件衣服你带上。” 牧箫看到那皮衣后忍不住摸了摸,那皮衣质量很好。 “哇,”牧箫看着布鲁问道,“我的呢?” 密鲁拿来一个胖鼓鼓的布袋放到牧箫手上。 布袋重量不轻,牧箫接过来后好奇读问道:“这是什么?” “吃的。” “全是吃的?” “嗯。” “没这么夸张吧,我又不是猪。 不过你们一片好意,我们就收下了。” 牧箫说完就把布袋转手交给了古乐。 “天神,”鹰鲁走到牧箫面前,从自己脖子上解下一个海螺状的哨子,并对他说道,“今后如若有用得到我们沙缅部落的地方,记得吹响这个。 它会托鸟兽将消息带给我们。” 这个拇指般大小的哨子做工十分精巧。 牧箫小心翼翼地将它收起来,笑着对鹰鲁说道:“谢了。” “天神客气。 你们非要今天走吗?” “嗯。” “那我们就不多留了,愿天神一路顺风。” 辞别黎族人后,牧箫带着古乐走出季风森林。 布袋着实很重,古乐只能穿上兽皮衣,用双手抱着布袋前行。 “二哥。” 才行了几里路古乐就开始满头大汗。 “我们现在去哪?” “不知道。” 牧箫边悠哉地走着边吃着布袋中的水果。 “啊?那我们要去干什么啊?” “不知道。” “啊?” 古乐停住脚步惊讶地看着牧箫。 “我不是说过,”牧箫继续吃着水果说道,“我要带你去浪迹天涯吗。 走去哪、遇到什么、做什么,一切随缘。” “我们真要去流浪啊? 哎呀二哥你别吃了。 才刚出山林,这果子就被你吃下去一半。 山高水远的,我们得计划着吃。” “怕什么,”牧箫说着随手扔掉刚半个水果,又从布袋中拿出一个新的,“我这不是帮你减轻负担吗。” “不用,”古乐见状连忙锁紧布袋口,将布袋背到身后说道,“我现在不累了。” “嗯,”牧箫停住脚步面向夕阳伸了个懒腰说道,“这果子真甜。” 远望碧空白云、山脉连绵,近看树木林立、郁郁葱葱。 牧箫还真有点舍不得这个宝地。 古乐顺着牧箫视线向前望去,分别看到正西、西南、西北,三个分叉路口。 “二哥,”古乐看着牧箫问道,“三条路,走哪条。” 牧箫低下头看着那三条路平静地说道:“向南走。” “向南走,”古乐好奇地问道,“那不又回垄越城了?” “南边只有垄越城一个小城吗?” “那倒不是,”古乐想了想说道,“垄越城东面还有两个小镇。” “那我们就先去小镇逛逛。” 阔别季风山林,两人一路向南。 夕阳余晖映照在二人身上,向身后投下一长一短两道身影。 悠扬的箫声随风而起,糅合在静谧的夕阳美景中。 高空俯视二人孤影像嵌在落日图中,虽渺小却也潇洒,让人忍住不想把眼下时光停住。 又徒步半日有余。 暮光渐渐暗淡,迎接夜晚的清风平添了几分寒凉。 “哈哈,大哥真会打趣。” “哈哈……” 牧箫和古乐刚进入一片小野林就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谁这么有兴致,”牧箫忍不住调侃道,“跑到这闭塞之地幽会。” “二哥,”古乐边环视着周围环境边对牧箫说道,“我怎么感觉这里阴森森的。” “别怕,”牧箫瞭望着野林远处说道,“前面有炊烟,穿过这片野林就应该有人家了。” 野林中枯树林立、荆棘丛生,还渐渐升起一团白雾。 “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时能再见。” “二弟若舍不得我,不如跟我一起走吧。” “小弟何曾不想过同仁兄一道逍遥,奈何家中尚有老母需小弟孝养。 他日若有缘再与仁兄相聚,定要通宵畅饮,以敬仁兄厚谊。” “哈哈……一定一定。” 荒野丛林中忽然听到这番对话却时让人难以心静。 牧箫放慢步伐,神情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走,”牧箫便慢慢向前走边对古乐说道,“我们前去看看是什么邪祟在作妖。” “二哥,”古乐看着牧箫说道,“要不我们绕路过去吧。” “都走到这了,”牧箫边扇着面前的白雾边对古乐说道,“何必再退回去。 再说我也很好奇,前面是什么东西在说话。 你跟在我身后,千万别走丢了。” “嗯。” 古乐紧随牧箫一步步朝那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祝仁兄一路顺风。” 那声音越来越清晰,牧箫虚着眼透过白雾看到一个身穿青色衣袍的书生。 书生坐在一张大约二平米的素布上,像是在和谁野炊。 不过素布上除笔墨纸砚外再无其他物件。 牧箫小心翼翼靠近那书生,书生看到他们后吓了一跳。 “什么妖魔鬼怪,”牧箫把墨箫剑逼在书生脖子上大喝道,“还不现身。” “公子,”书生细语和声地对牧箫说道,“我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我只是一介书生。” “书生……” 牧箫仔细打量了那人,他周身却无奇异之处,而且身材也十分柔弱不像习武练法的人。 “你骗人,”古乐看着那书生说道,“我们刚刚明明听到有两个人在说话,怎么这会儿就剩你自己了?” “哈哈……”书生笑了笑回应道,“刚刚我是在与仁兄道别,不过他刚走你们就来了。” “刚走,”古乐不依不饶地问道,“这周围一个多余人影都没有,难不成你那位仁兄不是人?” “你这孩童怎么这样讲话,”斯文书生听古乐出言不逊立即变脸道,“此时山林迷雾重重,两丈之外事物早已模糊不清。 更何况我仁兄是习武之人,身轻如燕。 你我谈话之时他怕是早已走出这山林。” “哦,”牧箫收起墨箫剑笑着对书生说道,“原来如此。” “二哥。” 古乐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牧箫制止住了。 “刚刚多有得罪,还请秀才莫要和孩童一般见识。” “那倒不会,”书生起身客气地对牧箫说道,“你我能在此地相遇也算是缘分。” “多谢秀才海涵。 不知秀才如何称呼?” “小生姓苏、字士杰。”秀才说着还恭敬地为牧箫行了个礼。 牧箫连忙还礼说道:“士杰兄有礼了。” 雾气越来越浓,牧箫四处看了下继续对书生问道:“士杰兄可知此处是什么地方?” “此地乃密雾林,因林中常年大雾弥漫而得此名称。 外地人来此处多半都会迷路。 二位公子为何误入此林?” “哦,”牧箫看着他说道,“我们赶路途经此地,本以为能穿过此林,没想到却也迷了路。” “周围地形小生还算熟悉,不知二位要去何处,我也好为二位指明道路。” “天色渐晚,”牧箫看着他说道,“我们只想找个能暂时歇脚的地方。” 书生想了想对牧箫说道:“这简单,只要公子对上我这送行诗,我便为公子指明去处。” “对诗,”牧箫笑了笑对书生说道,“在下平日也喜读些经典诗词。 既然士杰兄有兴致,那在下就陪仁兄品上几句。” “我这词听来也简单,只要公子对仗工整即可。” 秀才说着便从素布上拿起一条三尺余长的白纸递给牧箫。 “送行千里空别柳,”牧箫仅读一遍立马对出下句,“思君归时桃满枝。” “哎呀,”书生听后钦佩地说道,“公子才华小生望尘莫及,敢问公子贵姓?” 牧箫谦虚地说道:“在下免贵姓牧,大家都习惯叫我牧二公子。” “牧二公子,”书生看着牧箫欣喜地说道,“真是相见恨晚。 对了,公子想找歇脚地方是吧。 此山路除有迷雾外并不难行,只要公子顺着这条路一直走遇到分叉口往右拐即可走出这片野林。” “多谢。” 牧箫问好路后就带着古乐走了,他走出十余米后突然觉得不对劲。 “怎么了二哥?” “这么晚了,他怎么没跟我们一起走?” 牧箫思量片刻连忙原路跑回去。 “士杰兄……” 刚刚与牧箫对诗的书生不见了,草地上只剩那张素布。 素布上的东西也变得狼藉不堪,像是有人争斗过。 “士杰兄……苏士杰……” 牧箫又对着野林呼喊一阵,不过始终没人回应。 “什么味,”牧箫嗓子中突然呛进一股白烟,“这里不对劲,我们赶紧离开这。” 牧箫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拉着古乐匆忙朝苏秀才所指方向跑去。 果然没跑多久他们就逃出那片迷林。 出野林后步入眼帘的就是一座繁华小镇,目测此迷林距离小镇不过两里。 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房屋上冒着袅袅炊烟莫名给人一种踏实感。 牧箫回过头再看野林,发现野林中迷雾变得不再那么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