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他,他又来了!
    第55章他,他又来了!    丽斯鲁肽在海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高兴的不是李杰,而是晨星制药的其他几位股东。    扬子江药业、诺和诺德,以及浙大。    浙省官方也很高兴。    这些都是成果啊。    还能利税!    可以预见的是,晨星制药很快就会成为省内的纳税大户。    公司财源滚滚,日进斗金,地方政府也能收到一部分收益。    双赢!    反倒是李杰,他很淡定。    钱什么的,真不是他的重点。    钱再多,只是一个数字。    沉寂一年多,这一次,他又发了一篇论文。    arxiv网站上又多了一篇论文。    《Navier-Stokes方程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预印本网站的红人,李杰每次发表论文,都会有一批人收到后台的提示。    张,又发论文了?    陶喆轩饶有兴趣的打开了论文页面,只是,看到那个名字,他有点愣住了。    NS方程?    生物医学工程?    本论文将探讨NS方程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血流动力学分析、药物输送系统的模拟和优化、人工器官的流体动力学性能评估等。    不是。    张,那么全能吗?    这篇论文,既是数学,也是物理学,重点还是生物学。    陶喆轩挠了挠头,生物学什么的,他真的不懂。    不懂归不懂,他还是点开了论文。    看不懂生物学方面的,他看数学和物理,总行吧?    NS方程,又名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    先由纳维在1827年提出,1845年,圣维南与斯托克斯在1845年独立提出粘性系数为一常数的形式,都称为Navier-Stokes方程,简称N-S方程。    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也是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    张,终于要对这个问题下手了吗?    这是张第二次对千禧年七大难题出手。    第一次,黎曼猜想!    第二次,NS方程!    横跨物理、数学,张本人又将NS方程跟生物学放在一块,横跨数、生、物三大学科,论文的阅读难度直线飙升。    反正陶喆轩没怎么看明白。    NS方程相关的内容,他勉勉强强啃得动,涉及到生物学那一块,他是全程懵逼。    符号、文字,全部看得懂。    结合到一起?    这是个啥?    跟陶喆轩有着同样疑惑的人不在少数,现代科学是一个细分越来越多的领域。    横跨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那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横跨三大学科?    罕见!    极其罕见!    这也是现代社会无法诞生欧拉、高斯等巨匠的缘由。    前人的积累太过恐怖。    站在巨人肩膀的同时,也很难成长为新的巨人。    绝大多数人读完博士已经接近30岁,天才者,也要20多岁,如果是横跨不同学科,学习的时间将会无限拉长。    几天后。    学界对李杰那篇论文的反应很平淡。    因为,它有点难懂。    阅读也是有门槛的,不是那种全才,连看懂都难,大部分人都还处于观望状态。    或者私下讨论。    它需要时间进行发酵。    反正,李杰没怎么关注后续,他只是给女娲下达了一个关键词指令,让女娲搜索相关的讨论。    当然。    仅限于公开信息。    他可没有当一个偷窥狂的准备,即便女娲有那个能力,他也不会让它入侵别人的私人电脑。    接下来的时间,李杰一半的心思在授课,另外一半放在了NS方程研究。    相比于黎曼猜想、哥猜之类的难题,NS方程明显更具备应用意义。    工业、航空、能源、环境科学、流体力学、气象等等领域,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能证明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光滑解,相应的行业,都会收到增益。    连院方都特地过来问了问李杰。    这一次,是不是准备好好研究NS方程。    此前,院方并不知道他在研究这东西,毕竟理论研究不需要什么科学经费。    有了丽斯鲁肽、生发药液之后,李杰基本没有再申请过任何经费。    经费来源,全是他自己。    那些为数不多的经费,还是留给其他团队。    像苏卿卿、张庆亚他们这样的新人。    他们入职浙大数院之后,也没有完全放弃教学工作。    有其师必有其徒。    他们跟老师一样,都选择代课,带的也是本科生课程,前段时间,苏卿卿还在网上小伙了一阵。    什么最美大学老师,冲上了热搜。    接着。    有人把她的履历贴出来,又被吹了一阵,俨然有化身网红老师的味道。    ……    浙大研究生学院。    朱朝阳拧着眉头走在校园的小道上,最近,他遇到了一个难题。    考上张老师的研究生之后,他也准备效仿前面的师哥师姐,准备挑战一下高难度的课题。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逼数。    像什么霍奇猜想、NP完全问题、BSD猜想之类的大课题,他都没选。    他只是选了一个跟BSD猜想相关的同余数问题。    先攻克同余数下面的子猜想。    再慢慢朝BSD猜想上面靠。    虽然朱朝阳没有妄想一步登天,但同余数问题,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这不。    他又遇到了一个难题。    利用现有的数学工具,好像不足以解决。    要不,去问问老师?    这个问题已经卡了他一个月,过去这一个月,朱朝阳茶不思饭不想,全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但,无解。    至少在他的观念里,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少顷。    朱朝阳改道来到星辰研究院,通过好几道安检,他挂着一个牌子走进了研究院内部。    说实话,他对如此严密的安保,有点不理解。    毕竟,这里又不是晨星制药的研究室,老师在这边不是研究AI吗?    超算中心,朱朝阳又不是没去过,仅凭超算,不会有这般严格的安保等级。    一路上,朱朝阳也没有碰到什么人。    这也是他的第二个疑惑。    星辰研究院,一副很空旷的样子,很少看到其他研究员。    也许是他来的时间点不对?    搞研究的人,996,007都很正常,他每次过来都是下午,或者上午,不是上下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