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天兵照雪下玉关
书迷正在阅读:男神撩上瘾:丫头,你是我的、快穿攻略:黑化男主惹不起、宠妃上瘾:王爷,你又被甩了、孟婆跟人跑了、从贪吃蛇到吞天蟒、系统请我当老板、扑街写手的挽歌、快穿之女主有点燃、茅山终极僵尸王、唐朝好女婿
大唐不良人卷一少年游侠客第三十七章天兵照雪下玉关“以饥民迷惑唐军,以百战精锐趁夜偷城,并及刺杀唐军大将。 若成,则唐军不战自溃。 就算不成,我们还有第二步。 与高句丽约定后,早有高句丽部大莫离支手下射雕手及弩弓部,随臣借道入百济。” “沿途城主愿意放行?” “有王的大义在,又不用入城,只需他们提供一些粮草,那些城主,大半还是愿意的。 就算少数不愿意,也可以劫掠地方,那些村镇,都有粮草。” 道琛缓缓的说着。 从他的声音里,扶余丰嗅到一种异样的杀气。 不禁有些背心发凉。 高句丽的人入百济,却要百济人提供粮草,若城主不愿意提供,高句丽人便洗劫村镇。 可想而知,这些人劫掠过后,哪怕没杀人,那些村里的老幼妇孺失去了粮食储备,也一定活不成了。 而高句丽人入百济,又怎么会不杀人? 那些高句丽人,可都是杀人魔王啊! 半岛,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国力,以高句丽最强。 新罗次之。 百济最弱。 而高句丽最盛的时候,带甲六十万。 中原政权从南北朝至隋唐,都视高句丽为心腹大患。 每当中原战乱,高句丽便极力扩张。 从半岛上小小的一域,渐次吞并大半辽东,引起中原王朝的强势反弹。 但高句丽人的勇猛,也令中原人吃了大亏。 半游牧半农耕的习性,令高句丽人兼具游牧民族的侵略性,与农耕文明的韧性。 贞观十九年,太宗皇帝以近五万大唐精锐,正面战场上打垮了高句丽十五万大军,歼灭、俘虏过半。 这一战,虽然体现了大唐武德充沛,但最终顿挫于安市,唐军无法继续深入。 高句丽仍没有伤到筋骨。 而唐军虽然在战术上取得大胜,但赢得并不轻松。 韦挺、崔仁师、杨师道因表现不佳被贬或免。 张君义、傅伏爱因过被斩。 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李道宗重伤。 王君愕、颜师古、岑文本、姜行本因病或因伤而死。 这些人,皆为大唐开国名将。 哪一个拿出来,都是震慑四方的将星。 但在对高句丽的战役里,唐军高级指挥官,大部份不得不亲自上阵rou搏,与高句丽人刺刀见红。 可以想像,当时的战役中,高句丽人带给唐军极大的压力。 唐军虽然人少,但也已使出每一分潜力。 如果不是初唐所向无敌的军队,名将云集的武将集团,强大如泰山般巍峨的朝廷调度,再加上一个千古一帝,名将中的名将,太宗李世民。 换任何一个人上来,在高句丽的拚死反击下,只怕自己会轰然崩塌。 前隋,便是最好的证明。 隋炀帝扫平前朝时,用兵也如催枯拉朽一般。 史书里一般说那些仗都是隋炀帝手下将领打的,但却忽视一个问题。 同样是隋炀帝指挥战役,为何征高句丽会是惨败的结果。 萨水之战,高句丽歼灭隋朝八万精锐府兵。 蛇水之战,高句丽以多打少,全歼庞孝泰所部。 答案只有一个。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是一个武德不亚于中原王朝的区域性霸主。 高句丽并不是软柿子,而是不亚于后来吐蕃、南诏、西夏的霸主。 若不是太宗贞观十九年的攻略,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手段,持续削弱。 现下的高句丽,将会更加强大。 甚至成为大唐的另一个“吐蕃”。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就算现在的高句丽,被太宗留下的遗策削弱了许多,辽东也被大唐夺回了许多。 高句丽,仍是半岛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 除了国力、武德。 高句丽还有鬼神莫测的“鬼卒”。 传说大年隋与高句丽的战争时,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就曾统领一支鬼卒大军,杀得隋军大溃。 最终引发隋军整体战败。 近二十年,虽没有听说高句丽再出动鬼卒。 但谁又能确定,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高句丽不会再次出动那批神秘而强大的鬼卒呢? 而且以高句丽的强大,除了鬼卒,还有无数手段。 其中,射雕手及弩兵部,一向为高句丽的王牌。 据说在贞观十九年,大唐太宗李世民,便是被高句丽的射雕手射中,再加上弩箭如雨,令唐军不得不饮恨收场。 这一切,在扶余丰的心里一闪而过。 他听到道琛继续道:“有了高句丽的弩兵部相助,一定会大量杀伤唐军,而且昨夜我们的牺牲,也一定会换来回报。” “为……为何?” 扶余丰结结巴巴的道:“唐人厉害,光靠高句丽人……而且高句丽人也非善类,他们进来了,只怕会……” “王不用担心,高句丽人始终是外人,他们是无根之草,终要仰仗我们,而且我们身后还有倭国人,可以以倭人制高句丽人,而且高句丽背后还有大唐。 他们在这里留不下来,利用完他们,我们可从容收拾局面。” “那……” “王上且下去休息吧,算算时间,老臣也该整军出发了。 请王上安心待老臣的好消息。 待攻下泗沘,还回旧都,王上振臂一呼,四方豪杰云随景从,我百济,便可重新复国。” 真的吗? 扶余丰没问出口。 他可以看出来,眼前的道琛,虽然看着很温和,但从他老朽身体里,透出来的一股狂热,令扶余丰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已经疯了。 被一种名为“复国”的理念支撑着。 任何敢质疑的人,都会被道琛视为绊脚石除去。 尽管是百济复国的王,扶余丰此时也不敢违逆道琛。 只得心惊胆颤的退下。 心底深处,真有些担心,这老和尚会不会有一天发疯,想把自己也除去。 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 崩崩崩! 粗如儿臂的弩箭,狠狠自弩机中射出,划过百十米的距离,直贯入城墙中。 高句丽人以箭闻名。 城下这数千高句丽弩箭部,形成的箭雨压制,比上万人的箭手还厉害。 唐军经过一夜的厮杀,建制已经被打乱。 此时面对混杂在百济人中的高句丽弩箭,居然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更为严峻的是,弩箭钉在墙城上,成为天然的攀爬阶梯。 叛军不需要攻城梯,仅凭徒手便可以攀爬上来。 “杀杀杀~” 战场上,浓烟滚滚。 因饥饿而两眼发红的百济饥民,被军官在后面驱赶着,如行尸走rou般,麻木的向着泗沘城,一批又一批的不断涌上来。 唐军城中稀稀落落的箭,根本无法阻止这些饿得失去理智的叛军。 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民,涌到城下,手脚抓着那些弩箭向上爬。 有的人被自己的箭钉死在墙角。 血水涌出。 后面的人却仿佛看不见般,踩踏着前人的尸体,不断向前。 “冲啊!打破泗沘,大家就有吃的,否则统统饿死!” “要粮食,打破泗沘城!” “城里有吃的,有热饭热菜!” 各种蛊惑的声音,在饥民中回荡。 这是宛如地狱般的惨景。 崩崩崩~ 弩箭疯狂的泻向泗沘城。 刚有唐兵士卒趁着间隙站起,想要射箭还击,便被弩箭穿透胸膛。 坚韧的衣甲也无法阻挡弩箭带来的巨大势能。 身体像是纸糊的一般,被撕成两半 城头血雨迸溅。 几名唐军士卒将烧得guntang的开水从城头浇下。 哧啦声响中,下方爬城的饥民被烫得皮开rou烂。 一股rou类被烫熟的异香,从城下蒸腾升起。 然而这种味道,却只让唐军觉得反胃。 “金汁!快派人搜集金汁送上来。” “热油没了,水也快没了!” “让人去拆房子,这边需要滚木和擂石!” 唐军城头,此起彼伏的传来沙哑的呼喊声。 城下乱军中,有一双冷静如冰雪般的眼睛,静静的注视着一切。 就像是个局外人。 无论两边的人死伤多少,死状有多惨烈,都不能打动这双眼睛分毫。 “沙吒将军,前方将士说,已经精疲力尽了,请求休息。” 一名传令兵,跪在沙吒相如面前。 沙吒相如黝黑的脸庞,不见一丝情绪波动,只是一瞬不移的注视着泗沘城头。 缓缓道:“传我命令,有敢言退者,杀!将领死了,副将上,副将死了,营长上,营长死了,队长上。 不攻破泗沘城,绝不收兵。” “是!” 传令的兵卒额头上的汗水滚落下来。 只有他才知道,在这半年里,沙吒相如收了多少乱军和饥民,又从中挑选出过去百济的兵卒加以整训。 这支军队,是百济最后的力量了。 若这支混杂在饥民中的真正精锐打光了,百济,还有谁可以力挽狂澜? “还不快去?” 沙吒相如威严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小兵一个激灵,慌忙爬起来去传令。 刚刚跑到一半,陡然听到一声巨响。 小兵抬头,看到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泗沘城的大门,打开了! 难道…… 我们赢了? 我们打下故都城了? 小兵心中的狂喜刚刚升起,就听到山崩海啸般的呼喊。 从洞开的泗沘城大门,在初晨的雪白阳光下,一支全身披着明光甲的大唐铁骑,伴随着隆隆巨响,笔直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