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风流后面讲的是什么在线阅读 - 第478章 蓝

第478章 蓝

    一想到这些口口声声读圣贤书,懂大道理,却满脑子都是生意的腐儒蠢材,沈烈便气不打一处来。

    天津卫是什么地方?

    大沽口呀!

    内海要塞。

    京城的屏障。

    往周围看。

    这一片荒凉的野生海滩,这烂到极致的港口,那几门可怜巴巴的破烂铜炮呀,似乎……

    好像还是永乐年间铸造的。

    风吹日晒多少年了呀。

    就这?

    这些蠢材一般的腐儒真就没有海防的概念,他们甚至也未必知道东瀛在哪,倘若倭寇胆子大一些。

    出奇兵。

    拍一些舰船伪装一下,船上装满了精兵,悄无声息的潜入渤海湾,潜入这荒凉的天津卫码头。

    那不是可以轻轻松松摸到京城去了呀?

    那还了得么?

    这帮人真是毫无战略眼光,满脑子都是银子,这又让沈烈想起了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

    当年永乐爷便看到了倭寇的威胁,所以在山东了备倭都司,修建了备倭城,建立了备倭军。

    戚继光便是备倭军出身。

    还在天津建立了左中右三卫,修建了海防炮台,在渤海湾沿岸摆了十余万人马拱卫京师。

    可两百年过去了。

    沈烈摇了摇头。

    他决心将这天津卫的海防重新收拾一番。

    而戚继光也释然了。

    沉吟着。

    这位戎马一生的戚大帅,渐渐从织田信长死了的消息中清醒了过来,揉了揉自己斑白的鬓角。

    看着沈烈。

    心中竟欣慰了起来。

    “好,好。”

    戚继光夸赞了几句,也真难为了这位沈贤侄,有着如此惊人的战略眼光,而大明武勋算是后继有人了。

    “老了,老了……”

    戚继光轻声叹道:“本镇老了,将来……”

    也只能靠沈烈,李如松这些后生了。

    隔着茫茫大海。

    二人在心中评估着那东瀛列岛正在发生的惊天剧变,各想各的,各自陷入了沉思。

    而沈烈再一次心潮起伏。

    他想到了若干年后,丰臣秀吉统一了东瀛之后,乃至于后来的德川家康在做什么呐。

    用深邃的目光。

    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茫茫大海。

    沈烈便好似看破了时空,看向了海那边的那生死大敌,看到了那并不存在的东京都。

    德川家康修建了东京都。

    “东京都……”

    此时沈烈脑海中。

    一座灯火酒绿的繁华城市浮现而出。

    全世界三十一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加以排序,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东京。若再加上紧邻东京的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

    这所谓的“东京圈”人口足足有3800万人!

    比加拿大的总人口还多。

    可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没有东京这座城市。

    万历十年。

    东瀛最繁荣的地区不在东京,而是在东瀛列岛中部的大阪,那么是谁修建了东京都?

    德川家康。

    大明万历十八年。

    东瀛后阳成天皇天正十八年。

    丰臣秀吉下令德川家康移封至关东一带,并且命其在东京都大兴土木,兴建天皇皇居以及海港。

    那时候的东京都居住空间狭小,是规模很小的村落。

    那时的东京也不叫东京。

    叫江户。

    可后来经过一代代东瀛人不惜血本的建设,终于取代大阪,成为了东瀛的海上贸易中心。

    也是都城。

    正是东京都的崛起,才让东瀛人搭上了参与大航海时代的顺风车,从一个以大阪为中心的大屯子,一跃成为世界海军强国。

    东瀛人正在忙着迁都,忙着兴建东京港,为明治维新打下了结实基础的同时代。

    大明在干什么呐?

    在忙着平定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叛乱,在忙着搞党争,给皇帝找别扭,在争国本。

    在喷口水。

    为了立太子的事搞的君臣反目,一吵便吵了整整十五年,吵的皇帝罢朝,吵的人心涣散。

    大明就这样错过了昂首挺胸迈入大航海时代的良机。

    而国本之争是谁挑起来的呐。

    东林党。

    党魁叶向高,孙慎行。

    此时。

    从不远处传来了亲卫的呼唤声:“戚帅,大人……该用膳了。”

    二人惊醒过来。

    猛抬头。

    才发现前面已经没路了。

    戚继光下定了决心,便走过来,沉声道:“本镇在琉球国,在东瀛有一些人手,迟些便将名册交给你。”

    沈烈心中狂喜,忙恭敬道:“小侄明白。”

    说服了戚继光,手中多了这批细作,对于他兴建天津卫,筹谋布局对付若干年后的东瀛大军,意义十分重大。

    二人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片刻后。

    树林中的阴凉处。

    幕天席地,青烟袅袅。

    亲兵铺好了席子,摆上了rou铺果品,又下海捕捉了几条肥鱼,点起了熊熊燃烧的篝火。

    烤鱼的香味便很快弥漫了起来。

    沈烈将烤好的鱼,先递了一条给戚帅,又递给了白贞贞一条,然后是李常氏,李素素两位女客。

    而后。

    才将鲜嫩的鱼rou塞入了自己口中。

    “嗯。”

    真是鲜美!

    其乐融融之中。

    几人填饱了肚子,而戚继光面色便又纠结了起来,几番欲言又止,终于说出来自己的另一个担忧。

    “贤侄要修缮这天津卫,想必要靡费巨资……”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

    钱!

    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一文钱难倒了英雄汉。

    言下之意。

    你又搞军工,又搞什么拉丝机,捶锻机,又要兴建天津卫,一下子将摊子铺开了,钱从哪里来?

    指望皇上内帑那几百万两么?

    算了吧!

    而沈烈心中也十分理解,这些年,戚帅为了军费可真是愁白了头,早些年他老岳父掌权的时候倒是还好。

    虽然难了点,可总不至于发不出军饷。

    可随着张居正病倒了,失势了,皇上对戚大帅也不冷不热起来。

    为何?

    沈烈冷笑,想必是张四维那帮人呐,平时没少编排戚大帅的瞎话,什么给太师送女人,送虎狼之药。

    晋党中人可没少给这位战功赫赫的大明军神找别扭,找麻烦,说他穷兵黩武,写小作文抹黑他。

    想必戚大帅是穷怕了。

    一代军神活生生为几两银子,愁的白了头。

    太惨了。

    而此时。

    沈烈忽然站起身,向着戚继光微微一笑,神秘道:“戚帅请随小侄来,这边走,小侄……给戚帅看一个大宝贝。”

    戚继光一愣,油然道:“哦?”

    走。

    瞧瞧去!

    而沈烈稍一沉吟,便向着李常氏母女轻声道:“总镖头,李姑娘,也请随本官这边走。”

    这是一个邀请。

    等于是。

    让平遥镖局参与到了帝党的核心机密之中。

    李常氏赶忙起身,盈盈一福,坚定道:“是。”